前两期为大家举例介绍了些常见案例,但不法分子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名为“养老”,实为“坑老”,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珲春林区基层法院在此提醒您,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下面一起来看看几部
	 
	  “新剧本”
	 
	  陷阱1:代办“养老保险”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老年人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好处费等,诈骗老年人缴纳“保险金”。
	 
	  陷阱2:提供养老帮扶
	 
	  不法分子多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对老年人嘘寒问暖,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打着义务诊疗、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活动的幌子,获得老年人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陷阱3:虚假养老服务
	 
	  不法分子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诱骗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等手段,诈骗老年人钱财。
	 
	  陷阱4:封建迷信
	 
	  对存在一定程度封建迷信思想的老年人,不法分子通过搭讪,套取其家庭基本情况,谎称自己是所谓的“神医”“大师”,吹嘘祈福消灾可以添福寿,以封建迷信手段,诱导老年人交出现金、首饰等贵重物品。(作者:吉林省珲春林区基层人民法院 王国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