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刘婧:筑牢基层防线,科学应对流感季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刘婧:筑牢基层防线,科学应对流感季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近期,随着冬春季流感高发期的到来,全国多地流感活动水平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资本市场方面,抗流感概念股表现活跃;零售平台数据显示,流感类药品订单量大幅增长,其中解热镇痛类药物增长尤为显著。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当前流感防控形势的严峻性,也对基层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疫情,如何筑牢基层防线,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课题。
 
    完善监测预警,下好防控“先手棋”。基层医疗机构是疫情防控的前哨阵地,其监测预警能力直接关系到防控成效。要建立健全覆盖社区、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监测网络,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一方面,要加强对发热、咳嗽等症状监测,建立常态化报告机制。基层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做好门急诊呼吸道症状患者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同时,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的“哨点”作用,提高监测敏感性。另一方面,要注重信息联动与风险评估。基层医疗机构需要与疾控部门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定期开展疫情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动态监测流感病毒株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强化医防融合,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基层医疗机构要突破“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构建医防协同的防控体系。要统筹配置医疗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可及性。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基层接种点要合理布局,优化服务流程,通过延长服务时间、开展预约接种等方式,满足群众接种需求。同时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重点人群接种意愿。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要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健康管理台账,开展定期随访,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一旦发现重症倾向,要及时启动转诊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推进群防群控,织密社区“防护网”。流感防控不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事,更需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科普宣传要入脑入心。针对公众对流感认识的误区,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健康教育,讲清流感的危害性和预防的重要性。既要避免恐慌情绪,也要克服麻痹思想,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重点场所防控要精准施策。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要严格落实晨午检、缺勤缺课登记等措施。企业、商场等公共场所要加强通风消毒,做好环境管理。社区要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健康服务。还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组建健康宣传队伍,开展社区防疫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防控氛围。
 
    基层防控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基石。面对流感疫情,只有夯实基层基础,提升防控能力,才能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需要每一名基层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作者: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 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