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马田倩)近年来,山东省邹平市黛溪街道统筹推进综治中心阵地提升、力量整合、机制创新“三位一体”规范化建设,打造“一站式解纷、全链条服务”的基层社会治理主阵地,全力守护辖区居民“此心安处”。
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构建场所设置“硬支撑”。按照“科学布局、功能完备、便民利民”原则,黛溪街道将综治中心建在街道核心区域、人口密集地段,在空间布局上突出“党建红”与“治理蓝”融合发展,搭建“五调三所一庭一室”服务平台,配套设立群防群治、平安关爱等12个功能室,实现“一窗接待,全科服务”目标。同时,黛溪街道还积极将信息化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相结合,设置信息研判室,整合了“高清天网”、“12345”热线等平台资源,接入全域监控摄像头2100个,配备大数据分析屏、矛盾纠纷调解系统、网格管理App等信息化设备,实现“数据实时共享、风险动态监测、事件闭环处理”。有了信息化手段接入,网格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上报事件、采集信息,指挥中心同步调度处置,形成“前端采集上报、中端分析研判、后端分流交办”的数字化治理链条。今年以来,综治中心累计受理各类事项130余件,办结率达98%。
部门联动、多元共治,打造部门入驻“强矩阵”。黛溪街道建立综治中心入驻机制。明确公安、综治、司法、信访、便民、民政、人社、医保、法庭等9个与群众诉求密切相关的部门为“常驻单位”,安排专职人员常态化入驻。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应急等部门为“轮驻和随驻单位”,设立随叫随驻室,根据事件需要随时入驻参与调处,形成“常驻力量坐班值守、轮驻力量定期服务、随驻力量即时响应”的工作格局。构建起“多元联动”工作体系。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综治中心领导小组,下设矛盾纠纷调解、网格管理等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统筹协调重大问题。设立“三所联动室”,推行“三职联调”机制,推动公安民警、司法干警、律师等多元力量入驻中心,形成“多部门协同、多领域联动、多手段化解”的工作合力。同时,在接待大厅设置“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等各类事项,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形成工作协同合力。
闭环管理、高效运转,健全运行机制“全链条”。黛溪街道网格排查力求精细。以“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区)”为目标,综治中心将街道科学划分100个网格,配备100名网格员,形成“一格一员”精细化治理单元。创新推行“简单事情现场办”“复杂事情会商办”“困难事情上报办”“核查事情落实办”“四办”工作法,构建全流程问题收集机制,全面摸排分流辖区风险隐患。调解工作力求“走心”。创新“为民请命要真心”“帮助群众要诚心”“接访群众要热心”“理解群众要有爱心”“为民办事要尽心”“调处过程要耐心”“言谈举止要细心”“遇到困难要有信心”“八心”工作法,今年以来,以街道永军工作室为代表的调解矩阵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0余件。同时,为提升调解质效,定期举办法治教育主题沙龙,“法律集市”等活动,不但提升了调解员专业能力,而且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服务氛围。反馈机制力求全面。在综治中心受理纠纷的各承办部门,在事件办结后须同时向综治中心领导小组及群众反馈结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流转矛盾进行督办倒查,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形成工作闭环。(山东省邹平市黛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