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初秋
散文(朱玉富)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不知不觉间,炎热的夏季已被入秋前的连绵秋雨浇凉。早晨的闷热湿气也不再浓重;瘦了身的太阳,光线也变得清亮起来;‘秋高气爽’,一早一晚,天气也凉爽了许多;一切都被秋日晕染的那么舒舒服服,郁郁葱葱。“船工不等客,节气不等人”。昨天还是暑气蒸腾,一夜之间已进入了初秋的视野。
盛夏犹如一位麻辣的川妹子,有任性妄为之嫌,人们即使躲开她的锋芒,也无法躲得了她那烟熏火燎的燥热。原以为一晃而过的炎炎夏日,却久久滞留在城市和乡村,津津有味地关照着市井和农事,对万物的感受却不肖一顾。站在绿玉葱葱的玉米地里仰视天空,几朵流动的白云,如同一匹绸缎,典雅而不失艳丽。南归的大雁在白云下自由飞翔,偶尔发出一声低沉的哀鸣,给静谧的天空带来宁静的气息。田野成了一幅五谷丰登的油画,点缀着红、绿、黄组成的迷人色彩。红的是枣树上的枣儿,一串串挂在枝头,直看得让人垂涎欲滴。熟透了的高粱穗子此时像忸怩的少女,脸涨得通红通红。辣椒田里,翠绿的叶子下面,一串串鲜红的辣椒,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红彤彤的苹果和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的柿子,红遍了田野,红遍了村庄,也映红了果农那幸福的笑脸。绿的是亭亭玉立、郁郁葱葱的玉米秸,它们一杆杆挺得笔直像一个个勇敢的战士,看后让人顿生敬意;金黄色的谷穗又犯了头重脚轻的毛病,微风拂过,便摇头晃脑洋洋自得;金灿灿的黄豆在微微咧开嘴的豆荚里憋得鼓鼓囊囊,一副随时都能蹦出来的架势。那金黄的鸭梨,硕果累累满树都是,压弯了枝头,把鸟儿都吸引过来。村东那一片葡萄架,仿佛在树上挂满紫玛瑙,变成了一棵摇钱树了。当然最引人关注的还是漫山遍野盛开的菊花,白的似雪,黄的似金,粉的像霞,美轮美奂美不胜收,彰显出自己的魅力,迎来人们关注的目光......
故乡的金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时处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和忙碌的身影。联合收割机在田地里嘶鸣的叫着,人们在紧张的劳作中忙着秋收,畅谈着今年的收成。成群的麻雀在已经收割的庄稼地里,叽叽喳喳地跳跃着、欢呼着。最有趣的是,大人们在场院里忙着晾晒收获的庄稼,孩子们却三五成群相互追逐着,打闹着。就连看家的狗儿也赶来凑热闹,摇着尾巴在场子上窜来窜去,这是一幅多么动人、丰富的画面啊! 故乡的金秋,是个充满诗意的季节,特别是在傍晚时节,夕阳西下,留着一抹明媚的晚霞,做晚饭的炊烟从屋顶袅袅地升了起来了,远处的丘陵笼罩在雾气之中,那一幕如在梦中时隐时现。夜色渐浓,屋子东边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明月,时常让人感到仿佛是在白天。当银盘越来越大,就好像挂在门前的树梢上。此时秋虫传来连绵不断“啾啾”、“唧唧””“吱吱”的叫声,在这优美的交响乐中,你可以放飞思绪,任它自由驰骋。如果累了,可以静静的躺在场院或天井的折叠床上,听着悦耳的声响,在故乡的土地上,呼吸着纯净的空气,感受着金秋的旋律,渐渐地携着一缕月色进入甜美的梦乡。一场秋雨一场寒,故乡的金秋,雨水不像春雨那样温婉可人,不像夏雨那样热情奔放,不像冬雨那样冷酷无情。它只是静静地演奏者自己的秋之曲,在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刷刷啦啦的韵律中,浇灌着黄色的土地,默默地奉献着自己。打在身上虽然有些寒冷,但却让万物孕育着生机,让四季凝聚着精华,为来年新芽做好了前奏。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立秋仿佛成为农人秋收前的预备哨声。进入初秋,整个大地在秋阳的炙烤下,作物也加快了成熟的步履,沉甸甸的稻穗,成熟的玉米,弯腰的高粱,洁白的棉花,集结在土壤里的花生,大个的地瓜……在初秋时节尽情地喷墨,把整个秋收装扮成一幅水墨画,浓墨而重彩!岁月如履,一季芬芳转眼随风而去,也留一片秋收后的荒芜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