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无棣县公安局召开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会议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东营公安局:筑牢制度根基 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刘伟 张培)今年以来,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扎实推进法治公安建设,聚焦整体布局、靶向突破、基层基础,研究出台多项制度措施,形成系统完备、衔接有序的制度闭环,法治公安建设从“立柱架梁”向“厚积成势”迈进。
 
  实施“十项措施”
 
  明确法治建设方向
 
  东营市公安局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在今年3月,制定出台了《东营市公安局法治公安建设攻坚突破年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涵盖根治执法顽疾、推进类案整治、取保候审清理、优化智慧监督、构建大监督格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二次提升”等十个方面内容。“十项措施”贯穿公安机关规范执法全过程,为法治公安建设确定了明确方向。
 
  “‘十项措施’内容精炼、条理清晰、奖惩分明,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充分发挥了法治工作引领、支撑、赋能、服务、规范公安实战的作用,切实提升了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法制支队支队长吕文建介绍。
 
  取保候审清理是“十项措施”之一,市公安局部署开展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取保候审预警督导清理机制,依托相关平台智慧统计模块,对取保候审人员强化整改措施。利津县公安局安排法制民警对所队跟踪指导,督促及时补证,对电信网络诈骗等161起重点案件集体会商处理措施。截至目前,东营市公安机关已清理取保候审人员500余名,力争实现取保候审案件“零积压”。
 
  规范受立案环节
 
  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受立案工作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东营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东营市公安局办理刑事不予立案复议复核案件工作规范》,从接受申请、审核决定,到档案管理、整改追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刑事复议复核工作顺利开展。
 
  东营市公安局建立集体合议机制,打造专业化刑事复核案件办理团队,对每起复核案件均组织集体合议,对案件定性、证据链条、犯罪构成等进行合议,集体研究讨论,确保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法律检验。他们建立疑难案件联席会商机制,针对控告虚假诉讼、借贷型诈骗等案件,组织召开公、检、法联席会议,对立案条件、取证规范及起诉移送等问题达成一致,为强化刑事打击效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他们建立释法说理机制,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刑事复核案件,积极做好双方当事人矛盾化解工作。
 
  今年2月,复核民警审理李某控告被合同诈骗刑事复核案件时,通过阅卷发现该案尚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民警多次就法律规定、民事救济途径等与申请人沟通,及时告知取证情况以及不予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并积极指导办案单位对申请人提供帮助。申请人诉求圆满解决后,专程到法制支队送锦旗表示感谢。
 
  创建“四无所队”
 
  夯实执法基层基础
 
  东营市公安局在推行法制员垂直管理基础上,制定出台《“四无所队”暨无命案派出所创建活动方案》(无有责信访、无有理投诉、无执法过错、无执法安全事故),创建活动以基层所队为单位,每季度由督察、法制、治安等警种对所队工作进行梳理,充分发挥监督效能,推动公安执法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四无所队”创建进一步完善了“市—县—所队”三级联动执法监督流程。市局层面重点压实执法监督责任,强化制度供给;县区局层面重点推进精细精准执法,提升执法质效;所队层面重点坚持强基导向,规范执法服务,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出了法制员和相关警种的监督指导作用,筑牢了法治公安建设基层基础,提升了基层所队战斗力。
 
  东营分局新区派出所辖区面积大、人流量大、重点场所密集,日均接警40余起。2024年9月以来,该所专职法制员范克睿发挥“接处警观察员、受立案审核员、侦查办案监督员、处置结果裁量员、案件评查稽核员”作用,该所行政案件办结率提升20%,已办结案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零发生,执法质量显著提升。
 
  据了解,东营市公安局在民警20人以上的基层所队全部设立专职法制员,对12名履职尽责的优秀法制员给予个人三等功、嘉奖以及通报表扬等表彰奖励。(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