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以持续深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工作机制为牵引,从加强执法质效保障、提升执法主体能力、构建执法监督体系入手,全面提升实战应用效能和执法工作质效。
打造支撑链条
全面保障执法质效
“全部刑事案件及重大敏感行政案件100%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办理,严格落实专门管理、专门看护、专门送押要求,在刑事拘留人员全部由中心集中体检送押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行政拘留人员集中送押工作,最大限度让办案民警集中精力投入案件办理。”市中分局法制大队负责人高柱介绍。
据了解,市中分局在全市率先设立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值班律师工作站,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侦查阶段认罪认罚工作的法规教育、说理阐释、见证签署承诺等法律援助。不仅提升了案件办理的效能,也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月17日,随着法槌的敲响,被告人史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市中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速裁法庭当庭宣判。这起刑事案件从立案至结案仅用了15个工作日,从宣布开庭到当庭宣判用时10分钟,办案时间比过去缩短了近3个月。
为进一步延伸“一站式”服务支撑链条,市中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持续对刑事速裁适用条件、范围及办案流程进行细化规定。从立案开始,他们便介入指导,随案审核执法程序及实体规范化情况,为办案单位制定书面补查提纲;遵循由易到难原则,制作电子动态台账,每日更新案件进展,直至案件依法办结,将办案时间减少三分之一,最大限度压缩案件侦办时间及流程,实现了案件办理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和高效顺畅。
建立工作标准
有效提升执法能力
市中分局聚焦实战实效,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立合成作战室,组织所队民警辅警跟班作业,开展疑难案件研讨、观摩讯问攻坚等培训。同时,结合法制大练兵、新法规学习、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等工作,他们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员讲座等活动,鼓励民警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持续提升公安执法队伍依法履职能力,将执法规范化理念根植于民警心中。目前,市中分局共有67名民警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3名民警通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
面对执法监督管理日趋精细化、规范化趋势,市中分局以“法治公安建设年”为契机,探索建立执法主体建设新模式。他们创新推行专职法制员派驻机制,通过各所队推荐、法制大队调研、分局党委定岗的方式,精挑细选德才兼备的17名法制民警到17个派出所驻所办公,为一线执法提供实时、专业的法律指导,构建“源头预防、过程管控、闭环整改”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实现了执法质效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市中分局出台派驻法制员工作制度、派驻法制员绩效考核制度,赋予派驻法制员案件审核、流程监督、问题整改、培训指导四大核心职能。法制大队定期召开法制员例会,每月组织法制员会商,围绕法制工作重点,查漏洞、补短板、提效率,对复杂案件展开专题讨论,指导一线办案,让法制员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充分发挥法制员作用,不仅及时纠正了执法过程中的偏差,还促进了民警执法理念的更新和执法技能的提升。
守牢问题底线
强力构筑执法监督体系
执法规范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发力,不断破解问题、堵塞漏洞,向精细化管理要执法质量。今年以来,市中分局刑事案件公诉数量同比提升18%,刑事案件破案率提升5%,实现行政复议诉讼零纠错、零败诉。
“执法监督不仅要严把案件‘入口关’,还要对警情、案件进行全面监督,着力解决执法程序上的顽瘴痼疾,保障执法全流程公平公正。”市中分局法制大队二中队中队长胡勇表示。
市中分局法制大队聚焦执法风险和短板弱项,制定了执法全流程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刑事、案管的全流程监督机制,采取现场随案监督、网上巡逻监督、案卷书面监督多种方式进行精准治理。17名派驻法制员积极构建联动案管体系,针对执法程序、受案立案等问题,面对面现场监督指导,精准提出防范化解执法风险的整改意见及补查提纲。此外,他们实行“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制度,建立起可回溯、全封闭的网上巡查和预警研判机制;每周汇总执法问题,编写《每周法制监督管理通报》,涵盖刑事执法、行政执法、案管监督三大类20余项指标内容,进行全局通报并纳入每月执法质量考评。(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