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刘婧:抗击“桦加沙”,防灾减灾体系经受实战检验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刘婧:抗击“桦加沙”,防灾减灾体系经受实战检验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近日,超强台风“桦加沙”正逼近我国东南沿海,其环流直径超1000公里,规模庞大,是今年以来影响我国最强的台风之一。据中央气象台最新监测,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已发布高级别台风预警,多地紧急采取“五停”措施应对。当前台风正在登陆过程中,各项应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
 
    一、应急响应迅速启动,防控措施有序展开
 
    面对“桦加沙”的持续逼近,各级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截至目前,广东省已紧急转移安置超过104万人,香港和澳门均已挂出十号风球预警,各项防范措施正在全力落实中。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防灾工作中,科技手段发挥重要作用。气象部门启用飞机探测台风风眼,成功获取“桦加沙”内部结构数据,为精准预报提供了重要支撑。太空卫星实时监测台风动态,为指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信息发布方面,各级政府通过多平台、多渠道持续发布台风最新动态和防范要求,及时提醒公众做好防护措施,体现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风险防范持续加强,薄弱环节密切关注
 
    根据当前台风应对情况,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持续关注:
 
    部分民众的防灾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据报道,个别群众在台风逼近时仍在危险区域活动,这种行为不仅危及自身安全,也给救援工作带来额外压力。
 
    同时,信息传播环境需要持续净化。台风期间,个别不实信息在网络上传播,虽然相关部门及时辟谣,但仍需加强舆情引导,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基础设施防护工作正在加强。针对虎门大桥等关键基础设施,相关部门已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并加强巡查值守,全力保障重要设施安全。
 
    三、应对措施持续优化,防汛防台全力推进
 
    基于当前台风应对工作实际,建议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
 
    一是强化预警响应机制精准性。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更精细化的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分级分类管控,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二是完善公众避险引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防灾知识宣传,指导群众做好自我防护,特别是在危险区域要及时组织人员转移安置。
 
    ​​三是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要加强对重要设施的巡查防护,及时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在台风过境期间安全运行。
 
    (作者: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 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