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贪腐是社会毒瘤,侵蚀党的肌体,损害群众利益。要彻底铲除这一顽疾,不能单靠某一项措施,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
强化思想教育,用好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是筑牢廉洁防线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保持先进的党性,才能让党员干部不陷入贪腐泥潭。思想“缺钙”必然导致行动“失节”。要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让党员干部深刻理解“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同时,用好警示教育这味“清醒剂”,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让党员干部亲眼看到贪腐者的惨痛结局,真切感受党纪国法的威严,从而在思想上筑起“不敢腐”的堤坝,时刻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
扎紧制度笼子,完善权力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防范贪腐的关键。权力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让权力得到正确行使,才能让社会有序发展。权力失去制约必然导致腐败,要以权力清单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细化权力运行流程,确保每一项权力都有边界、受监督。比如在工程招标、行政审批等腐败高发领域,需通过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操作规范,杜绝“暗箱操作”。同时,推进政务公开,将权力运行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从根本上压缩“寻租空间”,形成“不能腐”的刚性约束。
畅通监督渠道,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是巩固反腐成果的保障。监督是防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只有让监督无处不在,才能让贪腐无处遁形。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通过举报平台、信访窗口等,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对举报线索及时核查、严肃处理,让群众感受到“举报有回应、腐败必严惩”。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鼓励媒体对贪腐行为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震慑力。此外,强化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让党员干部时刻处于监督之下,习惯在约束中工作生活。如此,才能将短期震慑转化为长期效应,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机统一。
贪腐治理是一场持久战,唯有将思想教育、制度约束、监督问责紧密结合,打出环环相扣的“组合拳”,才能彻底铲除贪腐滋生的土壤,让清廉之风遍吹神州大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作者:四川广汉市委组织部 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