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韩香姬:守稳人民幸福的法治密码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发展历程,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才得到有力法律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才得以充分实现。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仅是守护人民群众的幸福密码,更是理解“中国之治”的重要密码,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事业不断发展。
 
  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确保司法工作正确方向。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决筑牢政治忠诚之魂,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
 
  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司法为民既是新时期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本质要求,更是检验司法工作社会效果的基本尺度。坚持司法为民,就是要心中装有群众、时时想着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扎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同时,要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渠道,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焦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牢牢坚持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案件审理质量关乎每一位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每一个案件对法官来说,只是众多案件中的一个,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唯一。因此,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要秉持“如我在诉”司法理念,狠狠把关案件质量,切实解决矛盾纠纷。只有把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落到实处,才能不断增强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实际的行为标准,印在每一位法院人的心上,落在每一件案件中。法院应当立足审判职能,切实加强涉及民生利益案件的审判工作,完善便民利民举措,坚持“如我在诉”司法理念,及时发挥定分止争作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作者:吉林省汪清林区基层法院综合审判庭 韩香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