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马超:艾滋病老年化不容小觑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一、原因分析
 
  (一)老年人性需求增加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社会经济发展,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但晚年生活仍缺乏丰富多彩的形式,个人情感和社会活动缺失,特别是孤寡老人,性需求逐渐增加,而一些明娼暗妓专门接待老年人,导致艾滋病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传播。
 
  (二)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
 
  老年人对卫生习惯要求不高,且思想顽固,缺乏对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的认识,也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在一些场合下不注意保护措施。出于勤俭节约思想,治病输液多找乡村医生甚至非法行医,导致传播渠道多样化。
 
  (三)老年人缺乏对艾滋病的重视
 
  对于家庭不完善的孤寡老人,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对生活没有过多希望,即时知道可能感染艾滋病,也不会过多重视,觉得年龄到了无所谓,也对控制进一步传播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艾滋病患者管控不强
 
  出于对艾滋病患者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的保护,我国对艾滋病患者的情况一直执行的保密政策,导致管控力量薄弱,患者有多种渠道被动或主动传播病毒,也导致一般群众对艾滋病患者畏之如虎,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建议措施
 
  (一)丰富老人晚年生活。通过文化活动、老年志愿、老年组织等各种措施,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让老人的情感和社会生活找到寄托,生活偏向阳光,减少性需求。
 
  (二)严厉打击卖淫嫖娼活动,斩断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
 
  (三)加强老年人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要通过知识宣传教育,让老年人认识的患病渠道、风险及患病后的严重后果,提升老年人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重视。
 
  (四)适当加强艾滋病患者管控。一方面建议引入多方力量,特别是基层组织,在关心关怀艾滋病患者的同时,加强管控。另一方面建议对艾滋病患者信息及适当公开,让一般群众正确认识艾滋病,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恐惧和排斥。(作者:四川省绵竹市民政局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