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谌钱婷:唯有坚守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龙继辉:小“长征”让我终身难忘,伴我成长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说起“长征”,作为政史系毕业的我来说,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如数家珍。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结束,行程二万五千里……要说“长征”中的故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绝对可以摆个“一千零一夜”不“打烊”。
 
  关于“长征”,可能不少人会感叹生不逢时,后悔没有生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无缘在“长征”路上“潇洒走一回”。我虽有同感,却很“幸运”,因为我也经历了一个小“长征”。窥一斑而知全豹,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也就无师自通了。
 
  我在德阳中学读高中时,为了常回家看看,更为了拿到维持生计的费用,我每周六(当时每周只放一天假)下午都要乘坐火车(慢车)回到罗江县御营镇(原德阳市中区御营乡)的老家。据民间传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逃往四川时,就在我的家乡安营扎寨一晚,“御营”之名由此得来。
 
  那天放学后,由于时间尚早,我接着“温故而知新”。由于没有手表等时间提醒,估计差不多了,就背上书包,大步流星地向火车站奔去。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刚到车站时,就看到一列“回家”的火车徐徐开进车站。说时迟,那时快,买了一张车票,火箭般地挤上火车。累并快乐着,毕竟搭上了回家的“末班车”。
 
  但好景不长,当看到火车驶过第一个小站而没停下时,顿时懵了,知道搭错了快车。我懊恼地看到终点站——“谭家坝火车站”一闪而过,垂头丧气地在下一个大站——绵阳火车站下了车。从绵阳回家有60余里,已是下午6点,当时通讯、交通条件均不便,身无分文,不知何去何从。好在灵机一动,决定顺着铁路线走三站路到谭家坝火车站,再步行8里小路,“曲线”回家。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刚走了一站路程,天就无情地黑了下来。当时的我还只是个“文艺小青年”,胆小怕鬼是最大的软肋。为了给自己壮胆,我唱起了“哥哥你大胆地往前走啊,莫回头”—— 吓得真的不敢回头。经过4小时的步行,终于“重回”谭家坝火车站。
 
  走下车站,走上另一条羊肠小道。屋漏偏逢连夜雨,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由于已经累得走不动了,在泥泞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缓慢挪动。吓人的是要走过一段渺无人烟的山间小路,没有灯照亮不说,最恐怖的是还要从一处新坟旁边经过。由于当年还不兴火化,生怕死人“复活”,“爬”出棺材来“散步”。因而提心吊胆,惶惶不安。我采取的策略是先慢走,待靠近时闪电般通过。哪知路窄又滑,一脚踩空,踏入旁边的水沟里,摔了个四脚朝天,满身是泥。一个鲤鱼打挺,翻将起来后,继续向前狂奔。
 
  晚上11点钟,筋疲力尽的我终于平安回家。惊魂未定,看到家里点着的暗淡煤油灯光,仿佛见到了胜利的曙光。脚一软,累瘫倒在地上,一蹶不振。
 
  当时还没有电话,父母及兄弟姊妹不知道我回家路上遭遇了什么变故,在家里守株待兔是最好的“寻找”方式。小“长征”让我终身难忘,但小“长征”伴我成长。每当遇到困难,我都会扪心自问:“比起长征的艰难万险,这点痛算什么?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梅花香自苦寒来,遇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当年的交通现状,我不得不吃下大苦头。要是现在,我就能最短时间回家团聚。看今朝,交通四通八达,条条大路通家乡。火车有快车和高铁比翼双飞,当年流行的慢火车已经羞答答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火车站精准的管理,让你不可能搭错车。除了铁路,还有多如牛毛的公路。乡乡通公路,村村、组组通公路,不少农户的家里还“无缝接轨”地接上了水泥路。一个滴滴车、网约车“一点就通”,会“价廉物美”、高效便捷地把你送到想去的目的地。要想免除家人的牵挂,一个电话就送上了平安。身上没钱,一个微信红包转账就会让你有钱办事。
 
  现在,真的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美好时代。这是三十多年改革春风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我的家乡罗江县旅游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吃上甜甜的贵妃枣,会让你想起“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参观范家大院,会让你重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后,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徜徉“醒园”,会让你回味起清代才子李调元“七里长桥一洞拱,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妙不可言;100米宽的德罗干道(至绵阳接绵阳科技城大道连接线)正在修建中,罗江的交通事业“轻舟已过万重山”;罗江撤县设区已经国务院批准,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已驶入了“快车道”。
 
  总之,“中国幸福家园”——罗江值得你来“群英荟萃”。咋们约会吧!(作者: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防震减灾局 龙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