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郑珊珊 王广红)“仅仅7天,我就拿到了工伤补偿款,谢谢咱们的仲裁员。”7月11日,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得到补偿款的劳动者许峰林充满感激的说。
许峰林是某企业的挖掘机司机,2023年4月,在一次施工中受伤,被权威部门认定为工伤后,企业待遇和相关补偿却迟迟不能到位。许峰林向阳谷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为减少当事人诉累,降低维权成本,仲裁员通过人事争议不见面调解小程序进行线上调解。经多次沟通,公司承诺支付15.86万元相关费用,一桩劳动纠纷就此化解。
多年来,阳谷县运用“工会+人社”维权新模式,全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多措并举为普通劳动者撑起合法权益的“保护伞”,以实际行动趟出了一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新路子。据悉,该做法已被国家人社部、山东省委改革办等相关部门宣传推广。
为搭建起普通劳动者维权的便捷高效平台,阳谷县夯实打牢劳动者维权中心,整合人社、工会、司法、法院等部门资源,以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为主体,抽调业务骨干,投入40余万元建成“阳谷县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倾力打造集政策咨询、业务受理、纠纷调解、法律援助于一体的高标准维权平台,为劳动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维权服务。该中心运行以来,解答各类咨询1800余人次,受理分流化解维权案件356件,为劳动者追回报酬346万元,90%以上案件在案前引调阶段即被化解,实现了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办案单位三方共赢。
发挥劳动者驿站调解室作用,把维权服务延伸到重点在建工程项目工地,创新打造“工会+人社+住建”模式,由人社部门牵头抓总,住建、工会等部门协同配合,指导建立由建设单位工作人员、施工企业负责人、农民工代表三方共同组成的“劳动者驿站调解室”,实现就地调解施工现场发生的劳资纠纷,打通为农民工维权服务的“最后一米”。劳动者驿站调解室建成以来,共接到农民工工资纠纷线索213件,驿站直接调解成功160件,占案件总数的75.12%。
整合资源,组建一支由工会干部、法律顾问、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集体协商指导员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等共计386人组成的网格员队伍,将阳谷县按行政地域和劳动地域划分为60个区域板块,明确职责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员深入村镇、企业,以风险排查、法治体检、普法宣传等流动形式进行“巡诊问诊”,将各项监督服务从点到面全面铺开。一年来,网格员深入阳谷县18个乡镇(街道)、252家企业摸排各类劳动领域风险点581个,就地化解574个;指导企业签订集体合同90份,为企业出具法治体检报告24份,有效化解了一批苗头性、倾向性矛盾问题。
同时,阳谷县还不断强化数字赋能作用,完善智慧监察仲裁指挥中心,以移动终端为媒介,以指挥中心为平台,调解室工作人员扫码即可即时与指挥中心“零距离”对接,实现远程视频无接触式调解,既为劳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线上调解服务,又有效保障了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指挥中心的成功运行,使监察、仲裁由“例行检查”向“常态监控”、“事后处置”向“提前预防”、“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为13个工地提供线上调解服务28件次,使“不见面”劳动维权服务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