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睡醒不等于酒醒 隔夜醉驾依然“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沂南马牧池乡:创新形式增实效,推动多元普法走“新”更走“心”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王叶鑫)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创新形式增实效,推动多元普法走“新”更走“心”。
 
    加强“线上+线下”普法,营造浓厚氛围。
 
    线上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运用微信群转发《小诸葛普法》等普法视频,让法律知识能够迅速触达群众。线下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夜校等活动,邀请专业法律人士,深入各村居,针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通过订单式普法、口语化普法,为群众详细答疑解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法方式,既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法律知识,营造普法氛围,又使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
 
    强化重要节点普法宣传,落实普法责任。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组织相关部门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在妇女维权日,妇联、司法等部门联合开展妇女维权法律知识宣传,为妇女讲解如何维护自身的婚姻家庭权益、劳动权益等;在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截至目前,全乡各部门今年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1万多人。通过这些普法宣传活动的开展,让群众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畅通沟通渠道。
 
    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入职锻炼律师等普法生力军作用,建立健全法律顾问与群众沟通机制。每月定期组织法律顾问到各村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为村居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同时,积极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畅通咨询沟通渠道,确保群众遇到法律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及时联系到法律顾问,获得专业的法律建议。指导群众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推动群众主动参与、自觉学法,让法律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里。
 
    提升法治文化阵地,发挥载体作用。
 
    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中的重要载体作用,实现了乡镇驻地和9个村居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并定期投入资金对画面陈旧、破损的法治宣传栏提档升级,着力打造了常山庄、横河、董家庄三处法治文化阵地。采用法治漫画、法治故事等形式以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法律知识,以更多的法律元素和互动举措,吸引辖区群众的注意力。确保法治文化阵地切实发挥法治宣传作用,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感知法治,亲近法治,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知识的教育和熏陶。
 
    创新法治宣传形式,打造普法小戏小剧。
 
    整合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推动沂蒙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展览馆在我乡落地,形成特色普法体验线路。携手县司法局和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为载体,积极开展普法小戏小剧创作宣传。组织专业文艺团队和法律工作者,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法律故事和案例,推出普法类小戏小剧《山乡来了调解员》。《山乡来了调解员》通过贴近群众生活,以群众熟悉的场景和人物,演绎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使法治宣传教育更加贴近群众、更接地气,让群众在欣赏文艺表演的同时,轻松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