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贵州从江县“五举措”用活民族文化资源创新群众性双拥新格局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民生 > » 正文

以情讲法,以法唤情——法官调解亲戚间借钱纠纷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杨蕾)普通朋友借钱不还,让人头疼,若是碰上亲戚借钱不还,那就更令人糟心。因借钱不还致使亲人“反目”,甚至对簿公堂,于情于理都会让双方陷入两难的境地。近日,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人民法院鸭园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发生在亲戚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使亲情得以挽回重续。
 
  案件详情
 
  韩某、沈某甲、沈某乙三人系亲属关系。2022年6月,沈某乙分别向韩某、沈某甲借款共计7.5万元,并出具借据。还款期限届满后,沈某乙一直未还款,碍于亲戚情面,韩某、沈某甲并没有催促还款。此后,韩某、沈某甲因做生意投资急需用钱,多次联系沈某乙还款,但沈某乙一直推拖未还,双方之间矛盾因此也越来越深。无奈之下,韩某、沈某甲便将沈某乙起诉至法院。
 
  承办该案肖法官一方面释法明理,另一方面以双方亲属关系为入口,力求促成案件调解。
 
  “你们都是亲戚,韩某、沈某甲当初能借这么多钱给你,关系肯定是很好的,即便自身现在经济困难,也应积极还款,不要寒了自家人的心!”
 
  “沈某乙现在经济状况确实困难,仅靠着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偿还欠款,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这时候咱们亲戚不理解他、体谅他,谁还会理解、体谅?”经过肖法官的多次沟通和调解,双方握手言和,当场达成分期还款的调解协议。
 
  以情讲法,以法唤情。该案的顺利调解,不仅节约了当事人诉讼成本,还和平化解了一场亲情“危机”。法官提醒:金钱有价,情义无价,亲人间要换位思考、互相帮助,家和才能万事兴。(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