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陈亚东 马建成)近年来,新疆和田县人民法院巴格其“枫桥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基层乡域社会治理中的“桥头堡”作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创建多元解纷方程式的“加减乘除”,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努力建设成百姓认同的“家门口”法庭。
勤做“加法”,改进便民实招
巴格其中心法庭以创建“枫桥法庭”为抓手,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切实发挥人民法庭诉源诉前治理、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所辖区5个乡镇、4个景区、2个交易市场采取设立6个法官工作联络点、11个巡回审判点,打造“一庭三中心”(即:巴格其中心法庭,纠纷调解中心、法律咨询中心、信息排查中心),“一周一指导,一村一法官”工作措施,通过“出门问诊”“坐堂接诊”等方式,延伸职能,突出集约集成,矛盾化解端口前移。创新推出“前置式”跨界调解机制,全方位多元解纷,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勇做“减法”,深化诉源减量
在诉源治理中,巴格其“枫桥法庭”依托诉讼服务中心,以法官工作室为站、以巡回审判法庭点、以信息排查为线,连接辖区各乡镇,构建“一村一站”基层调解网格,定期选派法官驻点纠纷多发的乡村,就近为群众提供咨询、联动调解、司法确认等服务,进而达到诉源减量的目标。1-5月,受理案件498件,已结491件,调解率达91%以上,其中撤诉49件,诉前调解230件,司法确认 170件。
核桃、红枣业是巴格其镇核心农业龙头产业之一,果农、枣农较多,为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优化和田地区营商环境,巴格其“枫桥法庭”不断开拓农副品产业司法保护范围,从普通散户到集中销售基地打造审判“绿色通道”。定期开展类案、个案指导,引导农户防范法律风险,提升依法维权的能力。面对涉企案件,巴格其“枫桥法庭”一直努力在“精心服务、暖心服务、安心服务”上下功夫。将市场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打造和田县法院版的“无诉乡镇”品牌。
提升案件审理效率,巴格其“枫桥法庭”探索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解纷链新机制,一环扣一环,为当事人寻求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优解”。通过“要素式的受理、精准化分流、链条式的衔接、纲要式的审理、家庭式的调解”等解纷机制, 优先采取“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其次引导当事人申请支付令,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对于需要立案审理的纠纷,采用纲要式+集约化审理模式,实行“随案不随人”发展模式,全面推进集约高效、多元解纷、智慧精准的诉讼服务体系,实现了案件简案快审、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加“入”干警的耐心,“减”去当事人的烦心,“乘”以法庭的用心,才能“除”去群众的不安心,换来老百姓的开心。这背后蕴含的是巴格其“枫桥法庭”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与信心。“无讼是求、调处息争”,“枫桥法庭”将在遵循和田县法院党组高质量发展思路,做好“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诉源减量工作,继续为诉讼“瘦身”。(新疆和田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