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贵州从江县“五举措”用活民族文化资源创新群众性双拥新格局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民生 > » 正文

新疆阿勒泰中院:法官耐心调解让原被告双方实现了“双赢”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袁婧)“李法官,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来一趟咱们法院,就能一次性解决问题。我带着调解书回浙江就放心了。”当事人王某握着承办法官的手,连声感谢的说。
 
  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区中级法院立案庭法官又成功调解一起涉知识产权纠纷的一审民事案件,不仅为双方当事人解开了心结,同时也为当地企业化解纠纷助力“提速”,赢得了双方的高度赞誉。
 
  2019年9月,原被告经磋商签订合同,约定由原告作为被告某品牌系列产品在浙江的代理商,随后双方在实际合作期间,原告发现被告存在违约行为,影响了原告的权益,基于与被告多年的同乡情分,多次沟通无果后,原告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虑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责任。承办法官收到案件后,细致梳理案情,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次与双方沟通。既没有刻意的降温,也没有急吼吼的“灭火”,而是启动诉前调解程序,针对案情本身为当事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在调解思路上形成“闭环”,尽量让当事人敞开心扉、解开思想疙瘩,协商解决。但因双方误会已深,调解工作几度陷入僵局。
 
  承办法官并未就此放弃,将案件依法定程序立案后,重新梳理调解思路,再次为双方分析矛盾的症结。法官也考虑到此案存在的特殊性,如简单的开庭判决并不能快速有效地化解双方的经济纠纷,原告还有可能陷入鉴定、上诉等长时间的诉讼中,而被告企业也会因本案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经过多番沟通,被告某公司表示会认真考虑调解事宜。
 
  基于此,承办法官一方面耐心与原告沟通调解方案,另一方面继续与被告联系,从社会导向、行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进行释法明理。
 
  经过法官的努力,双方在价款的数额、计算方式、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分歧越来越小,最终达成了一致协议,握手言和,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自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阿勒泰地区中级法院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线,高度重视教育整顿成果转化和提升司法服务质量,以群众是否满意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对民事纠纷不是一判了之,而是将调解、和解作为处理矛盾纠纷的最佳方案,通过为双方当事人做大量思想工作,在诉前、诉中化解矛盾纠纷,努力维护每一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新疆阿勒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