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在山东省济南市繁华的泉城路商圈,人流穿梭不息。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泉城路派出所民警每日穿行于这片热土,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每一次出警、每一起案件侦办。作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他们以执法示范创建为牵引,多措并举深耕执法规范化建设责任田。
机制为纲 精密运转提效能
执法的生命力,源于制度的保障与机制的活力。“唯有构建科学完备的运行体系,才能支撑起高效规范的执法实践。我们注重从日常管理的细微处着手,将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泉城路派出所所长董伟介绍。
每周二清晨,泉城路派出所召开业务通报会。业务工作“红黑榜”如同一面明镜,直观展示工作得失。针对回访不满意的警情,播放接处警现场视频,所领导就警情处置工作进行点评。针对一起开车门磕碰到相邻车辆的警情,所领导进行指导:出警人员应当先调取现场监控固定证据,再进行纠纷类警情的调处工作……这样的复盘总结,该所每周都要进行,发现的问题在立行立改中消除。
泉城路派出所每周三的业务培训会同样务实。实战教官结合醉酒人员违法犯罪案例,组织民警辅警开展最小作战单元训练,从法律依据、语言控制、安全检查、警械使用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全面提升最小作战单元协作配合能力及现场处置水平。
泉城路派出所每周四案件调度会上,各个案件主办民警条理分明地汇报案件办理进展情况,清单式管理让案件办理规范推进。2024年以来,泉城路派出所实现行政、刑事案件办理效率“双提升”,行政案件应诉“零败诉”。
监督为网 闭环管理守公正
优质的执法效能,离不开细致严格的监督。泉城路派出所构建起一张覆盖执法全流程的监督网络,确保执法严明公正。
7月9日上午,记者走进泉城路派出所案管室,案管民警正通过执法平台实时监督执法。“办案区审讯视频未上传,请及时上传。”辅警李硕的提醒精准及时。由一警三辅组成的案管团队,构建起从警情巡查到案件回访的监督闭环。当发现讯问笔录民警未签字时,案管民警张文林立即致电:“请补齐民警签字,1小时后复查。”
在涉案财物管理区,追回的群众财物在智能柜中静候发还,每个环节都系统留痕。正是这种无死角的监督,让执法过程更加透明,每一笔涉案财物、每一份法律文书都经得起检验。
创新为翼 智慧赋能破难题
泉城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数智大屏勾勒出辖区治安动态。“本周重点关注酒吧纠纷类警情,夜巡组调整布控点位。”作为全省公安系统的“数防攻坚”示范单位,该所通过大数据建模,精准捕捉犯罪趋势。同时,系统标红临期未结案件,提醒短信同步发送至主办民警——智慧科技正为规范执法注入新动能。
创新同样扎根市井。在泉城路派出所打造的“小院议事厅”,社区民警正组织调解一起杂物占道的邻里纠纷。社区民警、网格员、城管工作人员等协同发力,成功化解了纠纷。据介绍,2024年以来,“小院议事厅”化解135起矛盾纠纷,这里留下了老人握手言和的笑容、商户表达感谢的锦旗……
队建为魂 专业筑基护民生
近年来,泉城路派出所加强队伍建设,将其视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工程和根本保障。
在一次早会上,泉城路派出所播放了一段群众对民警处置消费纠纷警情不满意的录音。尽管报警人清楚此类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但在无助之下仍选择求助110,报警人说道:“我只是希望能得到一点帮助和指导,哪怕民警在现场多待一会儿,我也会感到安心。”针对这一情况,泉城路派出所及时进行反思和整改,并提出工作要求:“多说一句话、多待一分钟、多为群众想一个办法。”2024年,泉城路派出所在警情处置、民生诉求、窗口服务三项综合成绩评比中位列全市派出所序列第1名。(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泉城路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