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今年以来,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话有处说、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为民解忧“终点站”,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练好“基本功”
近日,冠县公安局梁堂派出所会同梁堂镇矛调中心运用“查、审、评”三字诀妥善解决了辖区某村叔侄因土地边界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
冠县公安局借助流动人口摸排、烟花爆竹安全燃放宣传、安全检查、案件回访等工作时机,开展矛盾纠纷“地毯式”排查、联动调处。他们以“千警进万家”大走访活动为载体,会同社区工作人员、警务助理等力量,入户摸排矛盾纠纷线索,开展困难特殊家庭、重点治安隐患摸排行动。今年以来,民警深入辖区人员密集、矛盾纠纷多发区域,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通过以案释法、微信群推送法律常识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和合理方式维护权益、表达诉求,解决问题,从源头防控风险,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截至目前,已走访群众2万余人次,通过走访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4000余份。
打好“组合拳”
4月21日,冠县公安局定远寨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一对夫妻因生活琐事发生争执,从争吵升级为肢体冲突。民警到场后从法、理、情三方面入手,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并告知家庭暴力的法律后果。最终,夫妻俩签订了调解协议,承诺相互包容。
冠县公安局依托“110接处警平台”对每日警情进行分析,每周、每月对“一人多警、一事多警、一地多警”重复警情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劳资债务、家庭邻里、感情问题、土地边界等矛盾隐患,针对性开展排查化解工作,按照“能调尽调、应调尽调”的原则开展调解工作,对一般性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对复杂性矛盾纠纷,按照“一事一策”“一人一策”原则实施调解,切实做到矛盾纠纷由“事后调”向“事前防”转变。今年以来,梳理各类重复警情20余起,摸排矛盾纠纷923件,均实现事前防范化解。
通过综合分析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别、复杂程度、潜在风险,按照人员风险等级,冠县公安局将摸排出的人员进行“红橙黄绿”四色管理,并对“红橙”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对进入视线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与纠纷当事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准确把握矛盾纠纷调解时机。他们全面收集辖区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日常积累的隐患问题、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实现警务前移,有效缩短群众求助、矛盾纠纷类警情处警时间。
做到“多元化”
为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冠县公安局紧紧围绕“预防警务、主动警务”理念,先后在全县公安机关推广烟庄派出所“1+3+5”矛盾纠纷调解法、万善派出所“信用+五心”调解工作法。该局积极会同司法局将律师、警务助理、乡贤、金牌调解员等人民调解力量纳入人民调解委员会,总结出“三所联调+”机制等亮点做法。
在此基础上,冠县公安局对于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结果”。一般性矛盾纠纷,做到现场发现、当场解决,杜绝拖延、不留隐患;对于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在积极疏导的同时,紧密依靠乡镇相关部门及社区(村)工作人员,群策群力、共同化解。他们坚持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处理矛盾隐患,遇到疑难复杂纠纷,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通过教育、疏导、调解,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通过电话、短信和上门走访等形式进行回访,核实民警在调处纠纷过程中是否规范调解,当事人双方是否满意调解结果,避免工作流于形式,进一步融洽了警民关系。(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