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嘉祥县公安局黄垓派出所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邹平公安局:警情分类“减负” 多元联动“增效”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5月29日下午,山东省邹平市韩店镇“警源融治”调解室里,村民李某和王某握手言和。这起因地界纠纷引发的邻里纠纷,在韩店镇“臻邹到”“警源融治”人民调解队先后5次调解后,最终得以化解。这一案例,正是邹平公安机关以“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为契机,创新“警源融治”模式的生动实践。
 
    面对矛盾纠纷类警情逐年增多的实际,邹平市以“警源融治”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协同”机制。公安机关通过警情分类处置,实现精准分流,并依托镇街融治中心整合多元力量,实现矛盾化解闭环管理,推动纠纷实质性解决,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创新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2024年,邹平矛盾纠纷类警情占总警情数的30.8%,如何化解?邹平市委、市政府坚持系统思维,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
 
    邹平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建由市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结合实际提出“警源融治”理念,印发《关于建立邹平市“臻邹到”警源融治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确立“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治理框架。邹平市委、市政府推动17个镇街(含经开区)全部设立了“警源融治”中心,要求融治中心办公场所固定、人员力量到位、机制措施完善,组建“3+N”矛调队伍(调解民警、驻所律师、人民调解员+N种调解力量),有效整合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等专业力量。
 
    邹平市公安局以警情分类处置为突破口,制定《110警情分类处置标准》,将警情科学划分为紧急/特大类、刑事、行政、纠纷求助四大类,明确非警务矛盾纠纷移交流程。依托各镇街警源融治中心,对现场未化解的矛盾,通过“处警办案—矛盾移交—警源化解—部门联动—跟踪反馈”闭环程序实现有效化解。
 
    探索精准解题方法
 
    面对各类矛盾纠纷,邹平各派出所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种“精准解题”的有效方法。
 
    韩店派出所创新成立人民调解服务队,打通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融合治理通道,普通纠纷由民警现场调解,复杂案件移交“专职调解民警+司法所+法律顾问”调解服务队,重大矛盾由派出所所长与镇领导联合化解。今年4月成立以来,韩店人民调解服务队先后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6起,成功化解35起,其中疑难矛盾纠纷11起。
 
    孙镇派出所辖区以种植业为主,矛盾纠纷多与耕地相关。孙镇派出所做好个案“三色预警”处置,还联合司法所、村居法律顾问、国土所等力量,开展涉土地警情的共性矛盾排查化解行动,将潜在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青阳派出所制定《矛盾纠纷警情处置流程图》,通过《跟踪处置单》实现矛盾处置闭环。面对企业债务等复杂纠纷,派出所控制现场局面后,联系驻所律师引导启动司法程序,同时填写《跟踪处置单》交给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协调多元力量参与“联调链”。
 
    “警源融治”带来多元改变
 
    今年3月上旬的一天,外地大货车司机马师傅为韩店镇两家公司运输玉米,但因质量问题被一家公司拒收,且两家公司均拒绝承担运输费。这起关于运输费的非警情调解从当天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当了解到马师傅没吃早饭,韩店人民调解服务队队长陈法忠从食堂打来午饭,让马师傅吃饱后继续调解。当天下午,两家公司与马师傅达成和解。临走时,马师傅说:“我知道这事情不归公安机关管,报警也是无奈,没想到你们努力了一天,太让我感动了!”
 
    一顿热饭、一次感动,折射的是邹平“警源融治”带来的改变。
 
    更多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警源融治”平台从110接处警遇到的矛盾纠纷入手,引入司法、律所等多元力量,有助于找出矛盾纠纷的根源,并彻底解决,避免矛盾纠纷复燃、激化。
 
    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邹平公安机关在企业设立“全科警务站”,叫响了“臻邹到”护企品牌,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抽出专职人员,在接警现场就介入矛盾调解,提升了管控效能,提高了执法质量。据统计,今年4月以来,邹平各派出所民警日均处理纠纷75起,日均移交“警源融治”中心26起。(山东省邹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