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以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和执法责任体系改革为抓手,通过权力整合、联动发力、能力培养,持续提升执法办案管理质效,推动执法效率与办案质量双促进、执法效果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构建执法监督格局
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党委高度重视法治公安建设工作,构建了“一把手”负责、各警种分头指导的执法监督新格局,对全警执法活动进行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实时动态监督,并通过执法问题通报督办机制,推动领导责任制、民警执法责任制和执法协作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
把好执法办案质量关是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树好公安法治形象的关键。市中分局从各专业警种、实战单位挑选业务水平高、法学理论深厚的骨干力量组成专家委员会,对重大疑难刑事案件及时进行会商研究,切实落实刑事案件“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机制。同时,他们强化与检法等部门的协作联动,确保作出的执法行为和执法决定合法、适当。去年以来,市中分局召开专家委员会联席会议16次,研究解决疑难复杂案件46起,联合检法等部门会商案件4次,推动刑事案件的高效办理。
强化警种协作配合
“你好,文化路派出所,你所还有1起警情未在24小时内分流,即将超期,请尽快处理。”每天8时,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案管中心都会将“每日巡查”发现的执法问题电话通知基层所队,节假日也不例外。
立足警情闭环管理,市中分局切实做到执法到哪里,执法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法制大队主动强化与各警种的协作配合,不断提升执法监督工作效能。市中分局与分局指挥中心分工合作,每日巡查警务平台接处警录入、接处警音视频、处警详情、处警结果是否合法规范、对应一致,并不定期到处警单位实地检查,对发现的苗头性执法问题开展重点整治,加强执法源头监督管理;与刑侦、治安、交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比对机制,对伤情鉴定意见、血液酒精含量检测与警情案件处理结果定期巡查比对,严防有案不受、受案不立、立案不查等问题,突出过程监督;与警务保障室每周开展涉案财物信息录入、出入库情况巡查,定期联动开展专项检查,突出重点监督。去年以来,市中分局共监督警情2.1万余起,有效预警各类执法风险问题1200次,问题整改率达99%,助力案件办理整体质量持续提升。
提升民警执法素养
“参加了近20期线上‘法制微课堂’学习,从规范执法程序到笔录的制作都有了深入系统的学习,对我的帮助很大。”市中分局胜利路派出所青年民警王晨光只要能挤出时间,就会参加市中分局举办的“法制微课堂”。
市中分局将执法监督与执法培训有机结合,围绕在执法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弊病,结合一线民警日常执法工作业务和技能需要,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课程,开展线上授课,并在分局内网及时上传、更新操作规范、法律文件等内容,为民警提供“快捷式”“指南式”的办案服务。去年以来,共开展线上执法培训28次,参训民警1000余人次,有力反哺了公安实战。
同时,市中分局在全局推行执法办案管理积分制度,围绕执法办案质量、数量和效率,对执法办案单位和民警进行科学综合量化、评估,鼓励民警多办案、办好案。他们通过推行民警维权正名工作机制、法制民警随警跟踪指导工作机制,与办案单位捆绑作战,为民警执法办案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