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臧睿)山东省诸城市人大常委会始终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监督的“要紧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与专业优势,以靶向式监督、闭环式落实推动民生问题解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精雕城市品质,让宜居宜业触手可及
针对城区部分道路绿化带过高过密遮挡视线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深入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周边实地调研,提出优化绿地空间结构、选用适生易管种苗、保留通行安全视距等建议。
在人大监督推动下,市政府迅速启动疏绿透美专项行动:对交通路口绿化带进行“瘦身提质”,清除遮挡视线的密植灌木;同步推进口袋公园更新、老旧道路翻新,新增口袋公园12处,改造提升道路8条,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日常。
围绕“住有所居、居有安宜”的民生期盼,市人大常委会还对安置区项目建设开展专题视察,针对建设进度、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探索房票安置灵活机制、同步推进电力燃气等配套工程等建议。如今,全市6个重点安置区项目加速推进,已有2300余户群众顺利回迁,在宽敞明亮的新居里实现安居梦。
守护青春成长,为未来人生保驾护航
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体质健康、权益保护”三大关键问题,组织教育、卫健等领域的人大代表,深入市检察院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小学、妇幼保健院、校外培训机构等现场开展靶向调研,实地察看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等情况,并详细了解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情况。
为让法律更好成为青少年的“保护伞”,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专题听取审议校外培训机构综合监管工作报告,直指家校社协同不足、培训乱象反弹、体质监测流于形式等问题,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家校社共育机制、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体质健康一票否决等制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坚实“防护网”。
筑牢平安根基,让和谐稳定浸润万家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听、查、评、促”四措并举,推动平安法治诸城建设走深走实。听取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督促行政机关规范执法流程,视察“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情况,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常委会连续五年开展员额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评议组通过民主测评、征求群众意见、调研走访、旁听庭审、案卷评查等方式,先后对45名员额法官、检察官履职情况进行“精准画像”,既肯定工作成绩,更指出案件办理效率不高、释法说理不充分等问题,督促整改问题30余项。
紧盯实事落地,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市人大常委会建立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监督—测评”闭环机制。年初,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票决产生农村饮水条件改善、老旧小区改造、城乡电力设施改造等5项年度民生实事。年中,组织人大代表通过“专业小组+社区联络站”模式,进社区、进小区,察实情、找短板,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农村饮水管网老化等问题32个。年底,听取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并组织代表对实事项目进行满意度测评,确保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截至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已惠及94个村庄,惠及群众6.8万人;15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新增停车位820个、养老服务设施18处;城乡电力设施改造新增变压器56台,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8%。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三联一进”代表履职活动,围绕生态环保、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42次,听取专项工作报告45次,提出意见建议186条;重点督办食品安全保障、物业管理提升、高层楼宇消防等代表议案建议11件……每一条建议的落地,都化作群众脸上的笑容;每一次监督的推进,都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山东省诸城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