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司法温度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访谈 > » 正文

山东梁山县韩垓镇初级中学温暖教育实践纪实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做温暖的教育,培养有温度的人
    ——山东省梁山县韩垓镇初级中学温暖教育实践纪实
 
    山东法制传媒网:在教育的百花园中,每一种教育理念都如同一朵独特的花,绽放着各自的光彩。而在鲁西南大地,山东省梁山县韩垓镇初级中学提出的“做温暖的教育,培养有温度的人”这一理念,恰如一股沁人心脾的暖流,浸润着每一个师生的心田。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以邓铭校长为首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用爱心与智慧践行的教育实践,是一种触及灵魂的教育温度,一种直抵生命的教育关怀。
 
    一、温暖教育的本质:从心开始,以爱育爱
 
    教育的本质绝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生命互动。梁山县韩垓镇初级中学所倡导的温暖教育,其核心正是对这种教育本质的深刻回归与生动诠释。它超越了冰冷的分数与僵化的规训,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幸福成长,致力于营造一种充满尊重、信任、关爱与支持的校园生态。
 
    这种温暖,首先源于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真诚关注与深切关怀。邓铭校长上任伊始,便以“校长学生面对面”活动拉开了温暖教育的序幕。一袋瓜子、四颗糖,看似微不足道,却饱含着“一年四季、阖家幸福”的美好祝愿,瞬间消融了校长与学生之间的无形壁垒。亲自书写并赠予每一位学生的书签,笔触间流淌的是期许与鼓励;学生生日的一碗热腾腾的生日面,传递的是家人般的惦念与祝福;留意到学生书包上的小装饰,便赠送每人一个精致挂件,这份细心体贴,远胜于万千说教。端午节寓意平安健康的香囊,引导学生书写并凝视目标的心愿牌……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却精准地叩击着学生柔软的心扉,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在这所学校里,我是被看见的、被重视的、被深深爱着的。
 
    这种基于“看见”与“珍视”的温暖,奠定了教育最坚实的情感基石。当学生的心灵被温暖包围,其内在的向善、向上的力量才会被真正激发,教育才能实现其“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二、温暖学生的成长:多元浸润,全面滋养
 
    温暖教育的实践,在韩垓镇初级中学呈现出一幅生动而丰富的画卷,它贯穿于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阳光雨露般全方位滋养着孩子们的成长。
 
    1.仪式感中的情感浸润:邓铭校长深谙仪式感对于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开学初的“面对面”赠礼、生日时的专属面条、期末老师亲自将奖状奖品送到家中的特殊表彰、考试后的鼓劲会……这些精心设计的仪式,将平凡的校园生活点缀得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情感的强烈表达,更在学生心中刻下了被尊重、被庆祝的生命印记,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尤其是期末送奖状上门之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更将学校的温暖延伸至家庭,增强了家校之间的情感联结,让家长共享孩子成长的喜悦。
 
    2.活动平台上的潜能释放:学校坚信“人人皆可成才”,为此搭建了层出不穷的展示平台。班级篮球赛、体育文化节让活力在赛场上迸发;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让思想在言辞间碰撞;歌咏大赛、拔河比赛让激情在集体中燃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随班就读学生举办的画展,让每一个独特的生命都能绽放光彩。这些活动不仅有效释放了学业压力,更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竞争中发现了自我的多元潜能,培养了团队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
 
    3.视野拓展中的格局提升:对于农村孩子而言,视野的开阔至关重要。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赴梁山县名校观摩学习,走进博物馆、科技馆感受历史与创新的脉搏,漫步春园领略自然之美。这些“走出去”的实践,打破了地域的局限,让农村的孩子们呼吸到了“城市的生活气息”,激发了他们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为他们的人生梦想插上了翅膀。
 
    4.实践体验中的品格锤炼:温暖教育同样注重在劳动与服务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汗水,让学生懂得了珍惜与创造;“雷锋送温暖”活动的参与,让学生体验了给予的快乐与价值。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将温暖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社会土壤中,培养了学生善良、友爱、乐于助人的宝贵品格。
 
    三、温暖教师的职业:赋能支持,凝聚合力
 
    教育的温暖,不仅要传递给学生,也要沐浴每一位辛勤的园丁。邓铭校长深知,唯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学校对教师的温暖,体现在全方位的尊重、支持与关怀之中。
 
    “敞开心扉茶话会”营造了平等、民主的沟通氛围,让教师的心声得以倾听;露天大舞台演唱比赛让多才多艺的教师从幕后走向台前,展现别样风采;大胆启用年轻人,给足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并秉持“犯错不惩罚,共同解决问题”的原则,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宽松、支持的环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
 
    每逢教师生日,学校送上甜蜜的蛋糕;佳节时分,精心准备的小礼物、香囊、挂饰、书签,无不传递着组织的惦念;当教师或家人生病,学校第一时间探望慰问,并妥善安排同事分担课程,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这种“家”一般的关怀,让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尊严与归属感,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
 
    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份温暖并未止步于教师群体,而是延伸至校园的每一位工作者。保安、餐厅员工都被视为学校不可或缺的“家人”,受到同等的尊重与关怀。这种全员覆盖的温暖,如同一种强大的黏合剂,将全校上下紧密团结在一起,迸发出巨大的凝聚力与合力,共同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奋斗。
 
    四、温暖环境的营造:硬件保障与家校社协同
 
    温暖的教育离不开温暖的环境支撑。韩垓镇初级中学在硬件设施与人文环境建设上双管齐下,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空间。
 
    邓铭校长大力改善餐厅伙食,将单一的菜品升级为两荤两素的营养搭配,确保每日有鸡蛋、肉包、油饼和可口的汤羹。尤为贴心的是,为防止冬季饭菜变凉,学校特意购置了保温加热台,保证师生随时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这份对师生健康的呵护,实实在在,暖胃更暖心。为解决校舍漏雨问题,为全校楼房加盖大红瓦,改善了基本的教学环境,体现了学校对师生生活细节的高度关注。
 
    在软件环境上,学校全面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推行常态化家长进校园制度。家长可以随时走进课堂听课、走进餐厅陪餐、走进宿舍感受环境,全过程、无死角地参与学校管理。这一开放、透明的举措,不仅增强了家校之间的信任与理解,更将学校的温暖教育理念延伸至家庭与社会,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共同托举起孩子的未来。这正是梁山县韩垓镇初级中学所打造的新特色,也是温暖教育能够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的社会土壤。
 
    五、温暖教育的深层意蕴:坚定向上,立德树人
 
    需要强调的是,韩垓镇初级中学所践行的“温暖的教育”,绝非无原则的迁就与忍让,其内核是坚定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旗帜鲜明的价值导向。温暖的氛围,是为了更好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悉心的关怀,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动力。这种教育,既有春风化雨的柔润,亦有静待花开的耐心,更有引导向善、追求真理的坚定。它致力于培养的“有温度的人”,是懂得感恩、善于合作、勇于担当、胸怀大爱的新时代青年,他们不仅拥有知识的厚度,更具备人性的温度。
 
    梁山县韩垓镇初级中学的温暖教育实践,是一场充满人文关怀与教育智慧的有益探索。它从细微处入手,向广阔处拓展,以真心换真情,以温暖育温度,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教育不再是冷冰冰的任务,而是充满温度的旅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被唤醒、被赋能的生命主体。
 
    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用其不普通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因温暖而更有力量;生命,因温度而更加精彩。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为当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唯有回归教育的本真,用爱点燃爱,用温暖传递温暖,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创造未来、温暖未来的栋梁之材。(山东省梁山县韩垓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