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司法为民初心,提供优质诉讼服务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司法温度
山东法制传媒网:(王春玥)方寸信笺载真情,声声感谢映初心。近日,吉林省集安法院清河法庭收到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信中,当事人以真挚的文字,讲述了自己作为异乡人,在法庭的帮助下成功追回拖欠十余年的百万工程款的经历,字里行间满是对法庭工作人员的感激与敬意,更折射出法庭在落实为民服务举措过程中,彰显的公平正义与司法温度。
被告拖欠当事人与20多名工友的100余万元“血汗钱”长达十余年之久,期间当事人多次索要无果,最终他选择法律维权。在诉讼保全阶段,法官干警细致指导、高效保全、及时查封冻结等多项举措,从源头上预防了被告转移财产的风险,让身处异乡的当事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法律带来的安全感。案件审理中,面对被告抵赖辩解,承办法官细致梳理十余年的各项证据,逐一厘清案情与责任,最终依事实与法律作出公正判决,为当事人及20多名工友守住了合法权益。在被告上诉后,清河法庭法官仍然坚守公平正义,既积极配合中院审理,又耐心向被告释明法律后果。最终,被告认清上诉并无意义,主动与当事人和解、撤回上诉并履约还款,困扰当事人十余年的“心病”终于得以化解。
“您们公平公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使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力度和温度”当事人在信中动情地写道。作为异乡人,他起初对维权道路充满担忧,但法官尽职尽责的态度深深打动了他。法庭不仅帮他追回“血汗钱”,更让他对法律力量与司法公正有了更深的信任。他特别赞扬了法庭处理民生案件时“知民情、体民意、解民忧”的做法,让司法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充满温情的守护。
清河法庭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初心,既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又注重司法温度的传递。这封感谢信,既是对法庭工作的认可,更是对“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诠释。未来,清河法庭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更优质高效的贴心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让司法温暖常伴心底。
(供稿:吉林省集安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