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上门立案解民忧 司法温度直达病榻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法院普法进社区! 用“家常话”破解“身边事”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李晴)“遛狗不牵绳真要赔那么多?”“婚前买房婚后一起还贷,增值部分能分吗?”近日,吉林省和龙林区基层法院的干警走进林园社区,用“家常话”讲述真实案例,把法律知识讲成了居民听得懂的“身边事”。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与提问声此起彼伏。
 
    不念法条念“案例”,居民听得直呼“接地气”
 
    “咱们不说复杂的,就说张大爷——78岁了子女不管,法院判决每人每月付800元,还得轮流照顾。”干警一开场就用赡养案例拉近距离,居民纷纷点头:“这事儿咱们社区也有!”
 
    从“楼上漏水怎么赔”到“预付卡跑路咋维权”,再到“手写遗嘱为啥无效”,每个法律点都融入社区常见场景。讲到夫妻财产时,一位阿姨问:“我老伴婚前买房,我俩一起还贷,分开我能分钱吗?”干警用“100万房产共同还贷50万,最终补偿35万”的案例清晰解答,阿姨赶紧记在手机里:“这下有数了!”
 
    重点盯紧“养老钱”“娃的事”,实用技巧记满本
 
    “凡是说‘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全是骗局!”讲到防诈,干警举出周大爷被骗15万的案例,现场传授“防骗三招”:不贪便宜、不私下转账、多问子女。一位爷爷听后说:“上次有人让我买‘抗癌药’,我没上当,现在更明白了!”
 
    针对孩子辍学、沉迷游戏问题,干警介绍了“家庭教育指导令”案例:12岁孩子辍学半年,父母被要求回家陪伴并上课。“养孩子不只是管吃穿,保障学习成长是法律责任。”有家长认真记下要点,表示要回家和孩子爸好好说说。
 
    现场答疑“零距离”,居民盼着“多来几趟”
 
    宣讲结束后,居民仍围住干警不放。“物业不作为,能少交费吗?”“想立遗嘱去哪找人?”干警逐一解答,并写下社区调解电话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
 
    “以前觉得法律远,今天一听全是身边事!”李阿姨感慨道。社区工作人员也希望法院多办此类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学法维权。
 
    下一步,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将继续推动“普法课堂”走进社区、走近群众,围绕居民关心的热点法律问题,开展更多“听得懂、用得上、能解忧”的法治宣讲,让法律真正成为守护家庭幸福、社区和谐的“暖心伞”。(吉林省和龙林区基层法院综合审判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