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公安全力护航“好客山东”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山东公安!揭秘生态守护的法治密码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国庆佳节,山河如画。10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推出国庆特别节目《法治封面以法之名——描绘青绿画面》,聚焦山东济南公安的生态保护实践,带观众循着山水脉络寻踪美丽中国,见证法治为绿水青山筑起的坚实屏障。
 
    近年来,山东公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全省设立3068名“生态警长”,全面实施“生态警务”,扎实履行立体防控、宣传防范、共建共治、打击犯罪、源头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切实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让平安山东成色更足,齐鲁大地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在举国同庆的假日里,生态美景成为民众出游的首选。这背后,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践行,更离不开法治力量对生态环境的硬核护航。济南公安一方面推行生态要素户籍化管理,小到飞鸟、树木都有专属“身份档案”,黄河岸边的“鸟类户籍室”正是这一制度的生动注脚;另一方面,通过守护源头活水,让泉水从景观符号变为可感知的民生福祉,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赢。
 
    动植物也有“户口”
 
    生态要素户籍化管理
 
    在黄河岸边,山东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分局的生态警长杨峰正在和同事一起巡逻。巡逻过程中,他们接到群众报警,称发现一只飞不动的鸟,杨峰立即赶往现场。
 
    “我前几天来这里玩的时候,发现一只鸟在这个地方,结果昨天下雨下的这只鸟可能被淋了,它飞不动了。”
 
    杨峰查看了鸟的情况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抱回派出所,拍照发给林业专家鉴定。
 
    “小鸟长得很精神,但是不知道什么鸟,我刚才把那个图片发给你了,你看看什么鸟。”杨峰在电话里说。
 
    “是一只画眉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林业专家经过图片鉴定后表示。
 
    确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鸟后,杨峰拿出档案本,详细记录出警情况和专家意见。派出所里的这十几平米的小屋,是他的生态工作室,桌子上的档案盒里整齐存放的,是辖区所有的动植物资源的详细资料。
 
    “这里就相当于我们的鸟类户籍室吧,我们的派出所一直实行生态要素户籍化管理制度,黄河的一些鸟类,包括树木,我们都进行了记录,给他们制造了档案。你看就像这疣鼻天鹅,现在我们记得很清楚,它每年来济南的时间、来了多少只,我们记得很清楚。”杨峰说。
 
    无论是新出生的小鸟,还是常年栖息在岸边的其他鸟类,还有小动物,以及经过这里的候鸟们,在这里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身份档案。巡查时,随手记录生态相关情况,早已成为每个生态警长的职业习惯。
 
    “平常巡查时候,关于鸟类的、关于一些生态自然的、关于一些树木的,我们就随手记下了。”
 
    守护源头活水
 
    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赢
 
    在民警看来,守护黄河不是隔绝人与河的距离,而是找到保护与亲近的平衡点,让游客在国庆假期拥抱黄河美景的同时,也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黄河生态的守护者。生态逐步向好发展,也给当地的旅游经济带来正向反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
 
    “不是说济南的泉水很好喝吗?接一瓶回家喝。”在济南白石泉旁,一名游客正在接泉水。
 
    “岸对面有直饮水。”民警提醒游客后将她带到泉水直饮点。
 
    泉水是济南最核心的名片。早在2014年,当地政府部门就设立了泉水直饮点,将原本仅供观赏的泉水转化为可直接饮用的资源,为游客游览提供了免费、安全的饮用水源,让泉水从景观符号变成了可感知的甘甜。
 
    再推进!
 
    “永续发展”写入立法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草案二审稿对立法目的进一步完善,增加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表述,体现了中国法治建设对全球生态治理的主动担当。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曹明徳表示:“我们制定这么多生态环境法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我们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未来有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环境。”
 
    你想象中的人与自然是什么样的一幅画面?是碧水蓝天、江水奔流,是天高海阔、鸟兽虫鸣,是万山谍影、朝日东升是纵横万里、大美中国。
 
    来源|央视新闻、济南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