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8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承办的第四届“公安现场执法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警察法学会、济宁市委和市公安局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公安政法院校的专家学者,公安机关教育训练、法制部门及一线执法单位的领导、专家近100人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公安现场执法的核心议题,通过主旨报告、专题研讨、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为推进公安现场执法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实战需求,共研执法核心命题
本届研讨会立足公安现场执法新形势与新挑战,以思想引领、科技赋能、文化融合、能力升级为脉络,系统规划十大前沿议题,着力破解规范执法核心难点,彰显前瞻视野与创新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围绕“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在现场处置层面的效能瓶颈与优化路径展开破题攻坚,直指提升新质战斗力的关键环节。精细聚焦实战痛点,深度剖析现场处置中高发的法律适用疑难复杂问题,精研执法语言表达、沟通策略与行为控制艺术以提升执法效能与公信力,关注高压力执法环境下民警辅警心理韧性培育与科学应对机制,并前瞻探讨AI+等技术如何赋能警务实战训练模式转型与效能跃升。
创新开放共享,共筑能力提升根基
本次研讨会通过主旨报告、专题汇报、交流研讨三大核心环节,构建了多层次交流平台。主旨报告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及其对现场执法实践的指导意义,并深入探讨了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关键路径与支撑要素。专题汇报环节,集中展示了从全国征集的160余篇论文中遴选的优秀研究成果。作者代表围绕“情指行”一体化机制的结构优化与效能提升、执法风险识别与管控、冲突降级与柔性执法、现场执法语言沟通效能提升、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模拟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解析与实证分享。
交流研讨环节组织参会代表围绕主旨报告观点及专题汇报内容,展开了多轮深度对话与观点交锋,系统梳理整合了会议在执法理念深化、关键问题对策、技术应用前景等方面形成的主要观点与共识;并着重就如何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训练标准及操作规程,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向与可操作的转化实施路径。
成果落地赋能实战平台聚力擘画新章
本届研讨会成果丰硕、意义深远。会议在深化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规范化学理认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聚焦执法安全和执法质效,提炼形成了一批针对执法风险识别防范、冲突降级应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优化、语言沟通效能提升及AI训练应用等关键领域的优秀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基于160余篇高质量论文的研讨与优秀论文评选,发现和培育了一批现场执法规范化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尤为重要的是,研讨会搭建的公安院校和警务实战部门之间关于现场执法学术研讨与协作的平台,已成为推动全国公安现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枢纽。
谱写执法新篇章,凝心聚力再出发
在孔子故里成功举办的第四届公安现场执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济宁市公安局携手服务公安实战、引领执法理论创新、促进全国执法能力提升的重要里程碑。会议汇聚的理论成果、前沿探索和优秀实践,必将有力推动公安现场执法向着更加规范、专业、智能、高效的方向阔步前进。公安大学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理念,充分发挥平台纽带作用,深化理论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加强资源共享,为锻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高素质公安执法铁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坚实的公大力量!(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