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片守护大公正
——吉林靖宇法院“廉政监督卡”架起司法廉洁连心桥
山东法制传媒网:(施鸿铄)“法官,这个案子……我心里有点没底,流程会不会很复杂?”当事人老李在立案窗口前,语气有些迟疑。
“请您放心,这是我们案件的‘廉政监督卡’。”立案工作人员微笑着递上一张设计简洁的廉政监督卡,“从今天起,您可以通过这张监督卡,对我们立案、审理、执行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上面有案件当事人及被监督人基本信息和廉政监督意见。您特别要注意这句话‘法院裁判结果是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基于事实证据公正做出的,请勿轻信第三方以与法官沟通为名收取高额费用、试图改变或影响裁判结果的行为。此类行为涉嫌违规违法’,办案质量我们共同把关。”
老李接过卡片,仔细看看,紧缩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这个好!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心里有谱了!”
这张让老李安心的“廉政监督卡”,正是靖宇县人民法院近期推出的创新举措,它像一位无声的“护廉员”,贯穿案件始终,守护着司法公正的每一道防线。
全流程覆盖:监督无“盲区”,案件有“盔甲”
这张小小的卡片,承载着靖宇县法院主动接受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决心。它并非流于形式,而是深度嵌入司法办案全流程:
立案之初,权利告知前置:当事人递交诉讼材料时,便会同步收到这张监督卡。卡片随立案材料一同送达,从源头树立监督意识,告知当事人享有的监督权利。从起点明确监督权利,为后续可能存在的疑虑提供了“说明书”和“解压阀”。
审理之中,程序规范透明:庭审是否公正?程序是否合法?法官言行是否规范?卡片将这些关键节点置于当事人监督之下,倒逼庭审活动更加严谨、高效,有效提升了审判质量。卡片提示当事人可对庭审规范、程序合法性、法官言行等进行监督,有效规范了庭审活动,促进了审判质量的提升。
执行之后,权利保障到位:针对执行这一当事人尤为关注的环节,监督卡重点关注财产查控、处置、案款发放等核心流程,着力破解“执行难”中的作风问题,确保胜诉权益及时兑现,有力遏制了“执行难”背后的不规范行为。
这种贯穿始终的监督模式,使得案件的每一个步骤都在“探照灯”下运行,形成了对司法权力的有效制约,极大地压缩了违规操作的空间。
成效看得见:质效提升,信任筑牢
自“廉政监督卡”推行以来,其效果如同春雨润物,悄然改变着靖宇县法院的司法生态:
办案质效“双提升”:法官的责任感与自律意识显著增强,“精品意识”深入人心。数据显示裁判文书说理性增强,质量提高,上诉率、改判发回重审率呈现下降趋势,案件整体质量稳步提高,案件平均审理周期有所优化,司法产品更加过硬。
当事人满意度“节节高”:“以前打官司心里七上八下,现在有了这张卡,知道怎么监督,感觉自己是参与者和监督者,而不仅仅是等待者。”许多像老李一样的当事人表达了类似感受。感觉自身权利得到了更多尊重和保障,对法院工作的信任度大幅提升。“感觉法官更耐心了,程序更透明了,我们对结果也更能理解和接受。”这是一位案件代理律师的直观感受。这种参与感和透明感,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
司法公信力“金招牌”:主动“亮剑”、透明司法的姿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主动接受监督的姿态,透明规范的司法过程,有效消除了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神秘感和可能存在的误解,树立了法院公正、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外部评价和司法公信力得到显著增强。法院开放、公正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司法权威在阳光下得以巩固和提升。
廉政防线“更坚固”:监督卡与内部纪检监察机制形成有效互补,成为发现苗头性问题的“前哨站”,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实现了监督关口前移,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廉政“防火墙”。
【结语】
从一句忐忑的询问,到一份安心的承诺,靖宇县法院的“廉政监督卡”,连接的不仅是法官与当事人,更是司法与民心。它虽是一张薄薄的纸,却承载着沉甸甸的司法责任与为民初心,是靖宇县法院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强化自身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体而微的创新实践。它以其明确的导向、便捷的操作、显著的成效,证明了将监督权真正交到人民群众手中的巨大能量。靖宇县法院将继续完善这一创新实践,让这张“小卡片”持续释放“大能量”,为守护公平正义、提升司法公信力书写更多生动注脚。
靖宇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廉政监督卡”的运行机制,优化反馈处理流程,加强数据分析运用,使其不仅是一张监督卡,更成为连接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连心卡”,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卡”。这一创新举措,无疑为基层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确保司法公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靖宇经验”。(吉林靖宇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