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的大民生!
8万劳务费拖欠多年,吉林柳河法院调解“破冰”
山东法制传媒网:(李欣悦 徐萌)“这2万多块钱拿到手,心里的石头算落了一半!”7月的一天,在吉林省柳河县人民法院中心法庭,李某看着刚到手的转账记录和调解协议书上装饰公司老板签下的名字,眼眶有些发红。这场僵持了多年的劳务费纠纷,终于在法官的"撮合"下有了温暖的结局。
时间拉回2021年,李某接下了一家装饰公司的木工活,为一个景观项目搭建凉亭。几个月下来,8万元劳务费是李某实打实的“血汗钱”。可工程一结束,装饰公司却犯了难,资金周转困难,老板支支吾吾说了句"缓一缓",这一缓就是三年。
“电话从客气催到翻脸,跑公司跑了十几趟,要么见不到人,要么就说没钱。”李某急得睡不着觉,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欠款及利息。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发现案情事实清晰、标的额较小,但双方就付款期限存在较大分歧。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法庭秉持“调解优先、案结事了”原则,积极组织调解:一方面向被告释明拖欠劳务费的法律后果,引导其换位思考;另一方面向原告分析企业经营现状,建议其适当让步以促成履行。经耐心协调,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被告当场支付2.25万元,剩余4万元于一个月内付清,原告自愿放弃部分款项。
走出法庭时,李某忍不住回头笑:“原以为得耗上大半年,没想到几句话就把事儿办了,既让我拿到钱,也给公司留了缓冲空间!这调解真是说到了人心坎里。”李某对法院工作连连称赞。该案通过柔性调解化解纠纷,既保障劳动者权益,又缓解企业短期资金压力,彰显司法温度。
小标的案件关乎大民生。法院在审理涉农民工工资、小微企业纠纷时,需兼顾劳动者权益与企业经营实际。调解不仅降低维权成本,更能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柳河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调解+司法确认”模式高效化解小额纠纷,让公平正义更可感可及。(吉林省柳河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