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张纪峰)“近年来,俺村以‘艺术活化乡村’理念为指导,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到百姓新生活,还被刘家义书记点赞为‘真正靠文化振兴了乡村’呢!”近日,面对笔者采访,山东淄博沂源鲁村镇龙子峪村书记董方利骄傲的这样说。
既然说是用“艺术活化乡村” ,自然有自己独特见解和创建标准。于是,他们抓住时机,盘活了村内闲置院落资源,建设了刘玉堂文学馆、李心田文学馆、“时间之花”艺术馆等5处乡村艺术场所,对村民免费开放,开辟了文明实践文化活动新高地。
为了真正的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该村在“硬件”上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石板路文明一条街、乡村大舞台等实践阵地;并在“软件”建设上下功夫,重点在队伍管理上强“素质”,成立了由“五老”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组成的党员暖心、大健康、四点半课堂等7支志愿服务队,结合全县“每月一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要求,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无独有偶,附近的刘家坡村做法也是别有一番风采,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抓住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建设机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旅融合’为引领,打造艺术田园、建设文明乡村!”在 一处漂亮的古香古色的民宿前,村书记刘爱菊满面春风地说。
这两年,该村通过盘活阵地资源,采用“公益基金+专业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了闲置房屋31套,打造李怀杰艺术馆、“三生书院”、燕喃蓝舍民宿,依托村内丰富的石板资源,以独特的石头文化为切入点,由村内群众志愿设计施工建设莲花音乐喷泉1处,真正把阵地建到群众的“家门口”。
用艺术点缀了新生活,更是让文明实践清润群众的心田、美化群众的心灵!在具体措施上,该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建由村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宣讲队伍,开辟小微党课实践点,将党的方针政策、移风易俗等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党史宣讲、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中,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创新活动载体,以身边好人、美在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为载体,组织开展各类文明节庆礼,深入推进典型引领行动,扎实开展“每月一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新时代乡村移风易俗,不断培育文明新风尚。(山东淄博沂源鲁村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