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谌钱婷:唯有坚守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廖昌明:强化组织保障,服务灾后重建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为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服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日前省委组织部出台“组织工作服务‘9·5’泸定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强化党建引领、配强领导班子、充实工作力量、加强组织建设、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和加强组织领导6个方面,明确了33项具体支持措施,切实强化灾后恢复重建组织保障。这是记者9月21日从省委组织部获悉的。(2022-9-22《四川日报》)
 
  9月15日,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谋划过渡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会议指出,这次泸定地震灾区地质特征、生态地位、经济民生、文化地理特殊,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全省上下特别是受灾市(州)、县,要统筹抓好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地灾防治、景区恢复、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齐心协力重建幸福美丽新家园,整体提升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这次专题会议的共识。作为地震灾区的组织部门来说,如何在“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作用呢?
 
  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2008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先后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攀枝花地震、芦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沟地震、长宁县地震、马尔康地震和泸定地震。每一次的地震尽管发生原因和地域不同,对广大群众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到灾后恢复重建的问题。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切实强化灾后恢复重建的组织保障是非常必要的,这可谓灾后恢复重建的“牛鼻子”。因此,省委组织部出台的《方案》是非常及时的,可谓是泸定县、石棉县等重灾县组织工作的行动指南。
 
  以“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为例,《方案》要求,“注重在灾区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加强灾区干部监督管理,注重在灾后恢复重建一线发现和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这样的激励方案经过多次灾后重建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譬如在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绵竹市,由于强震造成绵竹市131名基层党员、干部死亡(其中党员干部50人),102名基层党员、干部重伤(其中党员干部40人),导致部分基层组织班子成员不齐、工作力量薄弱。
 
  绵竹市委组织部按照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则,及时配备了27名主要领导及关键岗位干部;抽调11名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充实一线,在一线培养和考察干部。这些干部到位后,有效地推进了绵竹市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工作。此外,灾情发生后,绵竹市委组织部为壮大抗震救灾队伍,全市共火线发展党员339名。从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入手,及时组建了700余支共产党员服务队;组建了140余支“党员双抢突击队”,帮助地震中伤亡较重的家庭抢收抢种。同时,制作了700余面“共产党员服务队”队旗和16000个“共产党员服务队”红袖套。上述种种措施,均为绵竹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做出了组织部门的贡献。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关键时刻,关键在党。哪里有险情、灾情,哪里最困难、最艰苦,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就是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只要我们按照省委组织部制定的《方案》贯彻执行,就一定能够取得泸定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作者:国家税务总局绵竹市税务局 廖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