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泰安市公安机关:多维施策打击生态环境资源领域犯罪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利津公安局明集派出所探索“四维四联”主动治理农村社会治安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山东省利津县公安局明集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警情联处、警企联动、警民联防、多元联调的“四维四联”模式,推动基层警务从被动处置向主动治理转变。今年以来,行政案件同比下降56%,矛盾纠纷收集率上升80%、化解率达97.3%,实现了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与矛盾化解能力的全面提升。
 
    警情联处从“单兵作战”到“全域协同”
 
    今年2月,明集派出所接到黄某报警称,因自家的麦苗被村民刘某家的羊啃食,两家产生纠纷。民警在安抚双方情绪的同时,启动“一警多派”多元化解机制,联合政府管区、司法、综治、村委会等多个部门共同处理,经农业技术员实地勘察、多方取证,评估麦苗受损的经济价值,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有效化解了矛盾。
 
    该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接警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等将警情信息通报给村委会班子成员,村委会班子成员迅速响应、信息共享、协同处置,使警情处置过程更加畅通无阻。依托“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对接警情进行分级分类处置并推送至责任部门共处,对于非警务类诉求,通过填写《流转单》推送至政府“矛化联动联调工作站”再依据其性质、归属进行分级转办、分类交办,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既减轻派出所负担,又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链条闭环运转。
 
    警企联动从“单一管理”到“联防联控”
 
    明集派出所建立警企联动机制,与企业签订警企联动协议,明确双方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企业安全等方面的职责与义务,并依托“项目警长制”召开警企座谈会、线上联络平台等,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响应企业需求。通过整合企业、单位的安保资源,帮助企业成立由2-3人组成的最小应急单元队伍,针对辖区治安特点,定期对最小应急单元成员进行专业的应急培训和演练,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应急技能。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警保信息共享,矛盾联合处置。另借助派出所视频指挥室线上巡查、无人机空中巡查等方式,真正实现“内部先期处置”与“外围专业支援”的无缝衔接,有效提升重点场所的安全防范水平。
 
    2023年7月,明集派出所接到辖区某企业保安报警称,建筑工地附近的连接铁板“不翼而飞”。接到报警后,警方和企业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仅用一小时成功锁定盗窃嫌疑人为该企业员工孟某,办案民警在该企业保卫部门的配合下,成功抓获违法嫌疑人。
 
    警民联防从“单打独斗”到“群防群治”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明集派出所结合辖区治安实际,成立“九小商圈合署办公室”,推行“十户联防”工作机制;建立“明和义警”、“明和小义警”、治保会等190余人的群防群治力量,积极配合“一村一辅警”参与巡逻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并创新矛盾纠纷“码上报”微信小程序加强信息收集,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持续推行“警网融合”机制,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全覆盖,辖区警情与去年同比下降37%,治安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派出所和村委会各建立一本台账,派出所台账包括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发破案情况、矛盾纠纷排查记录、安全隐患排查记录、重点人员管理记录等;村委会台账包括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村民反映的民生问题、重点人员的现实表现等;“两本台账”的建立有助于实现信息及时传递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社会问题,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多元联调从“末端兜底”到“源头治理”
 
    明集派出所对排查出来的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矛盾纠纷,依据其性质、归属,依托“矛化联动联调工作站”进行分级转办、分类交办。按照村民委员会先期调、矛调中心集中调、警民携手全力调、多部门一体作战联合调的“联调”模式,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后期,坚持“一案一回访”,建立“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群众评访”的“三访”机制,全力做好善后处理和当事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听取纠纷当事人双方的意见和看法,疏导心理情绪,巩固调解成效。(山东省利津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