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左晟 宋永凯)暮春的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蓝莓飘香,成方连片的蓝莓大棚里硕果累累,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围绕蓝莓做文章,青岛构建起集种植采摘、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大产业。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青岛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警务前移,强化智慧安防,开展面对面服务,多措并举护航“蓝莓经济”,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贡献公安力量。
4月15日深夜,胶州市洋河镇蓝莓种植园内,胶州市公安局洋河派出所副所长刘兴堂正带着“护莓专班”穿行在田垄间。这支由洋河派出所民警辅警组成的队伍,昼夜守护在园区,成为农户心中的“定盘星”。
晚上的蓝莓种植园静悄悄,白天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温润的大棚里,紫蓝色宝石般的蓝莓果粒饱满,前来采摘、收购的人络绎不绝。“护莓专班”穿梭在田间地头,连日来已化解各类纠纷10余起,接受游客求助20余次。
经过20余年发展,青岛市蓝莓种植面积10万余亩,产量9万余吨,成为农户增收的致富果。青岛市公安局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警务前移,在蓝莓种植地区设立流动警务室,将警力、资源推向基层一线。广大民警辅警来到田间地头,不间断开展巡逻防控、纠纷调解、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从守护果园平安到护航旅游经济,将安全和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村民间的矛盾纠纷,直接影响到蓝莓收成。今年2月,黄岛分局张家楼派出所接到报警,称1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与一蓝莓种植户因为劳资问题发生纠纷。流动警务室民警闻令而动,得益于路程短、情况熟的优势,两三分钟就赶到现场,通过一番调解,双方很快达成了和解。
“张家楼街道蓝莓种植基地面积大、种植户分散,我们把警力摆到田间地头,延伸到蓝莓大棚边上,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既避免了群众来回跑腿,也有助于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张家楼派出所副所长刘大宇说。
“蓝莓熟了,腰包鼓了。派出所在咱这设了警务室,民警天天见,甭提多踏实。”张家楼街道蓝莓种植大户郑大姐说。
“派出所民警主动上门帮我办理了居住证,还帮忙联系解决了我孩子上学的问题,就冲这一点,我觉着来到六汪镇创业算是来对了。”近日,来自外地的蓝莓种植户张大哥说。
原来,黄岛分局六汪派出所根据来六汪镇买卖、种植蓝莓的外来投资创业及务工人员增多等情况,主动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居住证办理、法律咨询等便捷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堵点问题,将贴心便捷的服务送到了基层,护航群众“莓”好生活。“来了青岛,就是青岛人。我们工作主动一点、精细一点,就会让群众更多感受到速度和温暖。”六汪派出所民警苑春国说。
“王经理,今后购买化肥农资时,一定要仔细查看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质量合格证,不要贸然掏钱,防止上当受骗。”眼下正是蓝莓施肥助长的关键时期,莱西市公安局李权庄派出所民警周东琦像往年一样,来到占地70亩的莱西市怡禾农场蓝莓采摘园,向园主叮嘱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每年蓝莓生长成熟期,青岛公安机关便启动暖心警务,结合蓝莓销售旺季治安特点,及时灵活调整勤务,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消防安全等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强化智慧安防建设,在蓝莓集中种植区域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对进出蓝莓种植基地的人员、车辆进行智能识别,有效防范了盗窃、破坏大棚等案件发生。(青岛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