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烟台蓬莱公安:守护“数字世界身份信息”网警筑牢隐私防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莱阳公安局以“智”促“治”护航梨乡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莱阳市公安局不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面向警务实战推动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聚焦科学发展、高效应用,助力“基于电子警察、卡口的防光污染精准补光系统”项目获得山东公安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促进智慧警务提质增效,为莱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着眼全域覆盖,构建“两圈多面”前端感知网络。一是科学推进前端感知网络建设。建立前端感知网络建设协同推进机制,重点关注新建改建道路、新建重点项目,按照公安机关技术标准,统一建设安装智能交通、治安监控、WIFI嗅探等前端感知设备,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二是大力推进部门监控资源整合。打造整合全市监控资源的公安视频监控平台,协调政法综治、城管、交通、公路、林业、环保等部门形成合力,将视频监控全部接入公安视频监控平台,成功建成县际、城区两道“防控圈”和镇街驻地中心“防控面”。截至去年年底,累计投入2.8亿元建成视频监控点位7300路、高空瞭望15路、人脸卡口1135处、电子围栏88路、红绿灯110处、电子警察106处、治安卡口66处,整合社会监控25130路,形成重点覆盖、多维互补的立体化前端感知网络。

  二、着眼精准专业,构建“1+3+N”作战平台体系。一是打造智慧警务龙头中枢。创新合成作战体系,建设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合成作战中心,整合指挥、情报、网安、反诈、图侦中心等力量集中办公,引进智能分析、电子取证、综合攻防等系统和应用工具63套,对所有前端采集数据同步智能分析、标签管理。坚持人岗相适、配齐配强,为合成作战中心配备警力45人,其中部省级专家人才4名。二是建设三大中心协同发力。投入1400余万元打造情报信息中心、刑事技术中心、交通指挥中心,通过在三大中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海量数据高速提取、数据结构精准分析;对视频、基站、WIFI等影像、电子物证信息进行全息勘查,实现所有盗抢案件现场统勘,有力支撑流窜案件、系列案件侦查打击。三是设立多类岗位联动配合。优化其他各类业务警种和派出所信息研判室配置,全部设置情报收集、信息研判、勤务指挥等岗位,依托警种信息平台,与各实战单位信息共享、协同联勤,全面提升智慧警务运行效率。

  三、着眼实战实效,推动科技信息转化为核心战斗力。一是多维度固定证据,推动“三率”大幅提升。充分利用信息手段调查固定证据,创新多维合一研判法、可视化取证法,有力提升研判效率、查证效率和逮捕率。在某特大网络诈骗案侦办中,将各条渠道获取的4000余TB电子数据、380GB电子证据,一体打包录入“月光宝盒”、“火眼金睛”等应用工具,通过大数据分析梳理相关人员、资金流向等信息,迅速锁定涉案嫌疑人200名、资金账号200多个;利用“第一视角”、“便携式取证魔方”可视化推进现场登记、电子取证、物证分包等作业,线上线下同步快速研判证据相关程度,专案组一次性抓获犯罪嫌疑人130名、逮捕101人,冻结资金4000余万元,助力某特大网络诈骗案被评为全省反电诈十大精品案例。二是多警种同步上案,推动“三清”落实见效。健全多警种同步上案制度,实现图侦、网侦、技侦、刑侦等专业警种第一时间共享技术手段和数据资源,快速支援一线单位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助力破获发生在河北、山东两省20余县市的砸车玻璃盗窃案30余起。三是多部门协同维稳,确保涉稳动态严密掌控。建立重大安保和敏感节点多部门协同制度,推动合成指挥中心与市级维稳专班一体运行,依托公安科技信息手段,对特殊利益群体、重点人员严密布控,发现情报线索第一时间落地核查,确保情报渠道畅通、问题发现早、处置稳妥有效。安保期间,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未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交通事故和治安灾害事故。(山东省莱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