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公安局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深化“融治理”模式,创新构建“警网融合+全域巡防”工作体系,借助科技赋能推动多元共治,促使派出所工作重心向主动预防、源头治理转变,有力确保了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平稳。
构建巡防“警网融合”新格局
“每晚都能看到民警在附近巡逻,我们在夜市逛街或者聚餐,都感觉特别安全。”4月15日,肥城市新城街道居民张先生感慨地说。这正是肥城市公安局推进“警网融合”巡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肥城市公安局将“大巡防”提升为党政工程,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社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构建起“镇街区干部+派出所力量+基层治保力量”联合巡防模式。每个镇街区至少组建1支夜间巡逻队伍,每天平均有50余名镇街村居干部轮流参与巡防,日巡防时长不少于4个小时。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肥城市公安局将物业保安、城市巡管、企事业单位保卫力量等全部纳入“义警”巡防队伍,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邻里守望等防范工作。目前,已先后发展“桃都义警”1.7万余人,并与阳光公益协会、兵锋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组织联动,形成了党政引领、公安主推、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平安建设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9.6%。
走出矛盾“联调联处”新路径
4月10日,在肥城市公安局龙山社区警务室,社区民警赵明月与网格员共同为因楼房噪音问题产生矛盾的李某和房某进行调解。经过多次深入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最终双方消除隔阂、握手言和,一场持续多年的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肥城市公安局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推动21名社区民警担任街道28个社区党委副书记,让社区民警深入社区、融入网格,构建“1+2+N”社区警务架构模式,即“1名社区民警、2名辅警融入网格,发挥N名网格长、网格员的治安防范触角作用”,围绕风险发现、预警、化解三个环节,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社区民警每周召开网格长、网格员例会,针对电诈发案、重复警情、矛盾纠纷线索等问题风险,进行情况汇总、会商研判。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他们开展风险研判预警,并组织社区、司法、律所、民政、卫健等部门人员进行综合化解,力求“事心双解”。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3起,综合化解率达97%。
激活全域“智慧管控”新引擎
“在今年‘桃花盛开季’大型文旅活动安保工作中,我们借助警用无人机巡航图像实时回传,结合多点位的前端感知影像,在派出所内就能实现对景区安保情况的全方位掌控,极大地节省了警力。”肥城市公安局仪阳派出所所长徐新介绍道。
数据赋能,精准防控。肥城市公安局依托一体化运行机制,整合公安大数据、网格员巡查等信息,每日生成热力图,动态调整巡防重点和警力部署。目前,已对城区全部小区进行覆盖式摸排,完成智慧安防小区一、二期建设,整合智慧安防小区、交警道路卡口等监控资源,并进行数据比对,为派出所治安防控和服务群众提供数据支撑。
肥城市公安局充分运用“前端识别+空地一体+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在护校安园、治安要素管控、大型活动安保等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有力推动派出所主防工作从传统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山东省肥城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