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刘艳荣)山东省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实践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有效发挥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审计监督的专业性,打好监督“组合拳”,共同守护黄河流域碧水蓝天。
持续用力实现监督常态化
市人大常委会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作为长期监督内容,连续4年督促审计部门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作为年度国有资产审计情况报告的重点内容。审计部门结合预算执行、经济责任、政策跟踪等审计项目,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事项作为必审内容,实现常态化监督。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部分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效益低、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监管不到位、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管理要求未充分落实等问题,督促审计部门逐条说明整改情况及整改成效。此外,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与审计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审计部门定期报送审计工作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审计结果适时调整监督内容。
精准发力资环审计创新高
针对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务较重的实际,审计部门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审计内容纳入日常审计项目,既算“经济账”,又算“生态账”,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派出一名工作人员作为特约审计员,参加审计部门召开的有关工作会议,对于审计部门组织实施的涉及沿黄县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审计调查,特约审计员积极参与,加强与审计部门沟通协商,重点关注土地综合整治、水污染处理、节水控水工作推进、河湖长制等焦点问题。
凝聚合力协同监督促整改
对于审计中发现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调,督促整改落实。
审计部门将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后,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由相关委室、审计部门、整改责任单位组成的专项工作组,通过信息联用、标本联治、督导联合等方式,指导被审计单位研究提出整改方案。同时,根据问题性质、历史成因、现实影响及整改难易程度,将查出问题分为立行立改、阶段整改、持续整改三种类型,形成问题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时间表”“路线图”,逐项整改销号。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探索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督导机制,会同市审计部门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现场督导调研,并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调研、专题询问等方式,有力提升监督实效。(山东省菏泽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