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董怀进)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守正创新,以山东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试点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构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矩阵,全力打造国有资产监督“垦利样板”。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
区人大常委会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为突破口,聚焦规范管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强顶层设计,确立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体系。
以试点方案为牵引。坚持全区“一盘棋”,成立由区人大常委会主导,财政局、审计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出台关于开展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督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主要目标、监督重点、监督方式和工作步骤,细化工作措施,压实责任链条。
以“1+N”制度体系为主体。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为核心,督促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垦利区区级政府公物仓管理办法》《垦利区区级机关房产出租管理办法》《垦利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和《关于盘活利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通知》等制度文件,构建起涵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关键环节的闭环制度框架,确保有理有据可依、有章有迹可循。
以监督评价指标体系为准绳。聚焦家底是否清晰准确、管理是否规范有序、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以资产状况、资产保障、资产管理、资产绩效、依法监督五个维度设置5项一级指标、25项二级指标,将资产闲置率、出租收益上缴率、资产保值增值率作为重要内容,细化评价标准,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工作成效。
坚持“四位一体”打造全覆盖监督闭环
区人大常委会构建“起底式清查+小切口调研+专题询问+监督评价”四位一体监督体系,做到发现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打造监督闭环。
开展起底式清查。监督区、镇两级政府同步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明确清查范围和工作方式,历时两个月,对镇、街道清查资产2000余项,盘盈盘亏资产300余项,摸清资产家底,夯实管理基础。
开展小切口调研。聚焦城管、水利、教育等关键部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关键环节,房屋、公共基础设施、专用设备、公物仓等关键要素开展调研,对发现的资产权属不清晰、闲置资产处置随意、公物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深度剖析成因,提出可操作性方案,确保解决真问题。
开展专题询问。区人大常委会对胜利油田“三供一业”资产移交后管理、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作用发挥等14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12个部门负责同志直面问题、现场应询,明确工作目标和落实措施,一问一答间尽显监督刚性。
开展监督评价。依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组织预算审查咨询委员会专家成立监督评价小组,通过现场核实、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方式,对财政局、教育局等10个部门进行实地评价,形成兼具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操性的监督评价报告,推动问题整改走深走实。
构建协同机制聚合全方位监督力量
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模式,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人大依法监督、全民共建共享的国有资产管理治理新格局。
建立市区镇三级联动机制。在市人大监督指导下,提请区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镇人民政府向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国有(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区人大常委会同步印发《关于落实镇级国有(集体)资产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加强镇级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市区镇三级人大在制定监督计划、开展监督调研、推动问题整改方面协同联动、集思广益,合力解决监督方面共性问题。截至8月底,所有镇(街道)在年中人代会(居民议政会)上完成了第一次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
建立“人大+审计+巡察+财会”四方协作机制。加强人大法律监督与审计专业监督、巡察政治监督、财会日常监督横向联动,聚焦政府采购、在建工程转固等关键环节,推动问题线索共研、整改成效共评。今年,区人大会同审计、巡察部门对23个部门单位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开展联动督查。
建立“线上+线下”双平台互动,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托“代表活动日”、双联月等载体,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征集群众意见近40条,已全部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吸纳法律、财税、经济等专业人才组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专家小组,提升监督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通过区人大常委会网站、代表履职平台等线上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等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
坚持问题导向凸显监督成效
在人大有力监督下,区政府围绕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及审计查出问题、监督评价提出问题、清查自查发现问题、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等,加快整改步伐,列出5个方面26类问题清单,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切实做到改到位、改深入、改长久。
加快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盘盈资产已完成现场勘验评估和登记入账,盘亏资产已由第三方出具损溢报告,履行集体决策程序后分批进行账务核销,解决了账实不符、账外资产、有账无物问题。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已按照应入尽入、应管尽管的原则明确了资产权属和管理责任,解决了重建轻管、只建不管、权责不清问题。加强对低效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原胜利油田移交社区、闲置校舍等多处房产院落对外出租;政府公物仓调入调出资产3000余件次,促进了资源共享,节省了财政支出。(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