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王贵周)近日,位于青岛胶州市铺集镇的一家服装公司通过胶州市司法局建立的行政执法监督线索直通机制,反映其办理规划方案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求督促规划部门尽快为其办理规划许可。接到线索后,胶州市司法局第一时间与企业进行联系,并与规划部门核实情况。经调查,规划部门未给予其审批规划方案的原因是拟申请项目用地上存在两处违建。市司法局在进行相关法律分析,与政府法律顾问进行研判的基础上,组织规划部门,铺集镇政府等到该企业实地走访了解现状,经现场查看,目前违建正在拆除当中。在企业作出三个月内拆除的承诺后,采取容缺办理的方式,目前该公司已经拿到规划许可证。
这是胶州市行政执法监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胶州市聚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线索直通机制
“我们依托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建立起行政执法监督线索直通机制,每年发放定制信封、意见建议征集表和邮票,公布受理邮箱,组织陪同式行政执法监督活动、召开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座谈会,架起政企沟通的桥梁,推动企业诉求得到及时有效的办理。”市司法局副局长李琦说。
自行政执法监督线索直通机制建立以来,共通过信封,座谈会等方式收到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反馈的意见建议95条,涉及表扬认可类28件,行政执法意见,建议及线索问题67件,均予以办结反馈。行政执法监督线索直通机制是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的深化。2020年,胶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率先从行业商会、协会中选聘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首批的30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代表全市1441家企业,真正搭建起政企沟通的平台。该做法已在青岛市推广。
建立执法监督与“12345”联动机制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群众反映诉求、倾听群众呼声的便捷渠道,是政府感知社情民意的传感器。胶州市司法局立足行政执法监督职能,从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角度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联动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督办回应等三项机制,拓宽行政执法监督线索渠道,提升企业对于行政执法的满意度。
另外,胶州市司法局不仅仅把该项机制作为拓宽线索、强化监督的渠道,还致力于加强指导,通过下发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开展执法案卷评查等方式开展跟踪指导,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截至目前,摸排涉企行政执法线索119条,梳理可能存在执法不规范问题17条。针对部分单位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等情况,协同12345政务热线确定投诉承办部门2件。
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满意度评价机制
“请您围绕此次行政执法检查活动,从执法人员是否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等进行评价,我们将持续督促改进。”“现在执法越来越规范,并且还给我们很多工作上的指导,真的很满意。”这是胶州市司法局九龙司法所所长赵均大在参与镇街行政执法活动时与该企业负责人的一段对话。
2022年,胶州市以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试点为契机,探索发挥基层司法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作用,拓宽执法监督触角,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满意度评价机制,在镇街司法所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络点,定期开展陪同式执法监督活动,入企开展执法满意度评价。2023年以来,共组织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220余份,执法满意度评价平均分为98分。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作用,围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要求,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优化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胶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柴守峰说。(山东青岛胶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