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连续12年蝉联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榜首;7年稳居群众安全感测评首位;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近年来,山东省庆云县公安局坚持党建引领,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执法管理体系、实施“全警素质提升工程”、创新“智慧法治”监督机制,形成“以党建铸魂、以创新发展、以民心为尺、以先锋引领”的四维工作格局,先后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省优秀县级公安局”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成为齐鲁大地法治公安建设的一面旗帜。
党建铸魂打造法治公安红色引擎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永恒课题,必须以党建引领破题,用制度保障解题。”庆云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张斌在全局执法规范化推进会上说道。这支拥有788名民辅警的公安队伍,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构建起“党委领航、支部攻坚、党员示范”的三级责任体系。
在理论武装方面,庆云县公安局创新“三学三促”机制: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领航学”,促进法治理念在公安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党支部主题党日“实践学”,促进党员民警的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执法岗位“定制学”,促进执法民警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建立“党员先锋岗+法制人才库”双培养机制,实施“青蓝工程”,让12名业务骨干与青年民警结对帮扶;开设“周一法治课堂”,邀请检法专家及全局各科所队长授课,已累计开展85期,培育出33名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复合型人才。
在制度保障方面,出台《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执法质量终身负责等12项配套制度。创新实施“三色预警”机制,对执法问题实行蓝牌提醒、黄牌警告、红牌问责,实现执法问题“动态清零”。
创新发展推动执法质效提档升级
庆云县公安局打造了“前端管控—中端监督—末端考评”的全周期执法管理体系。在前端,依托德州“树脉”执法服务平台,建立“三巡三抓三通报”机制:系统巡查、视频巡查、现场巡查,抓时限、抓安全、抓关键环节,编发日通报、周通报、月通报,实现受立案超期问题“零发生”;在中端,整合8个警种监督职能,形成“情指行”一体化监督模式;在末端,创新“四色考评”(绿色单位:实施“免检+经验推广”,其先进做法纳入全局培训教材;黄色单位:由法制大队下发《执法建议书》,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橙色单位:启动“局领导包案”机制,分管局领导带队驻点督导,直至问题清零;红色单位:全局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优资格,主要负责人向局党委作检查)机制,将执法质量与单位考核、干部晋升、立功受奖直接挂钩,倒逼执法能力提升。
作为“执法大监督”机制的创新实践,庆云公安整合情指中心、督审、法制等8个部门职能,打通110接处警、执法办案系统等6大数据通道,构建起“发现—整改—问责—反馈”的闭环体系。
民心为尺生动诠释执法为民温度
按照“一站式服务、闭环式管理”标准打造的接报案中心,创新“四心六必”工作法(“四心”即对待群众,做到热心不怕多管“闲事”、真心坚持换位思考、诚心不带任何私心、耐心不辞辛劳服务;“六必”即:凡咨询者必解答清楚、凡求助者必对接门路、凡办事者必当场受理、凡报警者必受案流转、凡查询者必跟踪答复、凡投诉者必监督问责),运转“集中接报、闭环管理、全程监督”工作模式,着力破解四大难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真正实现群众满意目标。今年已接待群众1890余人次,疑难警情分流率达100%,受立案信访投诉保持“零记录”。
在基层治理最前沿,“枫桥经验”绽放法治光芒。庆云公安与县人民检察院建立“党建联盟”,通过“积案清理月”专项行动清零240起积案,危险驾驶案件诉讼周期缩短至30天内;打造“浩南法治工作室”,整合律师、调解员等社会力量,2024年调解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8.2%;先后三次举办大型网络直播活动,线上介绍庆云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并解答网友提问。以“护航高质量发展——五级人大代表走进庆云公安”为主题开展直播活动,在线人数达16.6万人次,通过这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围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推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位一体防控体系。今年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2场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庆云县公安局正以“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为引领,实施“智慧法治”提升工程,规划筹建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规范执法全面提质增效,研发“执法风险智能预警系统”,用法治阳光温暖民心,用规范执法守护平安,为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贡献力量。(山东省庆云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