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织密反电诈“防护网” 守护群众“钱袋子”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无声的“感谢”,正义的回响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金艳)“多亏了你们,我的赔偿款才能顺利拿到手,谢谢你们!”在吉林省和龙林区基层法院接待室,申请执行人徐某某虽无法发出声音,却频频通过手语和文字,向执行干警传递着激动与感激。这温情一幕的背后,是一场历经波折的人格权纠纷执行案。
 
    几年前,李某与徐某某在大众洗浴中心发生冲突,李某冲动之下将徐某某打伤。经法院审理,判决李某赔偿徐某某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2359.21元。彼时,李某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判决生效进入执行程序后,李某依旧“人间蒸发”,不仅失去联系,名下也未查询到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我院作出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徐某某的赔偿款暂时成了“纸上权利”。
 
    这期间,和龙林区基层法院执行局的执行法官从未放弃对终本案件的被执行人名下可供执行财产的定期查询。与此同时徐某某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还因疾病失去了发声能力,这更坚定了执行法官为徐某追回赔偿款的决心。2025年9月,经查询,被执行人李某名下银行卡内有1万余元存款,虽未达到判决确定的赔偿金额,但这无疑是案件的重大转机。
 
    为了彻底化解纠纷,执行干警并未止步于冻结扣划。由于仍无法直接联系到李某,干警们多次前往李某的户籍地走访,并联合当地民警寻找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警通过李某的弟弟辗转联系上了远在上海的李某。令人意外的是,李某此时正因重病在上海接受治疗,身体状况同样不佳,这也让案件的执行陷入了新的考量。
 
    一边是无法发声、等待赔偿款维持治疗的徐某某,一边是重病在身、暂无全额履行能力的李某,执行干警陷入了两难。但他们没有选择简单的“一扣了之”,而是秉持着“法理之外有人情”的理念,开启了耐心的调解工作。干警们通过电话反复与李某的弟弟沟通,向其释明法律规定,也告知徐某某的艰难处境;同时,也向徐某某及其家人说明李某的实际情况,希望双方能互相体谅。
 
    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李某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执行,其弟弟也主动提出帮助哥哥筹措部分款项;而徐某某在得知李某的病情后,也展现出了宽容与理解,主动提出放弃剩余2000余元的赔偿款。最终,法院成功扣划李某银行卡内的1万余元款项,并及时发放给徐某某。至此,这场人格权纠纷执行案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执行不能”到如“执行完毕”,变化的是案件进展,不变的是执行干警的坚守与担当。下一步,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将继续坚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以有温度的公正与有力度的执行,为当事人权益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吉林省和龙林区基层法院执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