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贵州从江县举行2025年秋季退役士兵返乡座谈暨政策宣讲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从租房信息助法院“揪”出失联被执行人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从“寻而不得”到“精准锁定”
    ——租房信息助法院“揪”出失联被执行人
 
    山东法制传媒网:(穆童 王新)“本以为他躲起来就没辙了,没想到法院真能把人找到,还帮我们把钱要了回来!”当申请执行人王女士的女儿代为确认最后一笔案款到账时,这场因被执行人“失联”而一度陷入僵局的执行案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年5月,王女士因一笔17000元的借款,与老友的儿子王某对簿公堂。经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王某分六期偿还欠款。然而调解书生效后,王某并未如约还款,反而彻底“失联”。无奈之下,王女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郭建军多次前往王某登记的住所地查找,却均无功而返。被执行人如同人间蒸发,案件执行一时陷入停滞。面对困局,法官一边依托网络查控系统持续追踪王某的财产线索,一边反复与申请执行人王女士的女儿黄女士沟通,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
 
    转机终于出现。黄女士偶然听说王某可能在某个小区租住,尽管地址不详,但这条模糊的线索引起了法官的重视。郭建军立即带领法警前往该小区物业公司了解情况。起初,物业公司出于对住户隐私的顾虑不愿配合,执行干警耐心释明法律规定与协助义务。经过诚恳沟通,物业公司最终提供了王某的具体租住地址。
 
    为避免惊动被执行人,执行团队迅速拟定行动方案,果断出击。当干警“突袭”租住房屋、堵住房门时,屋内的王某措手不及。他坦言,并非有意赖账,而是因生意失败、失去收入,实在无力偿还。
 
    干警当场核查其银行账户,发现内有6500元存款,依法予以扣划,冲抵部分案款。随后,法官严肃告知王某:“逃避执行不是办法,拒不履行生效文书,不仅会被纳入失信名单,还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同时也体谅其现实困难,引导他积极筹措剩余欠款。
 
    在法律的威慑和干警的耐心劝导下,王某终于认识到逃避的严重后果,主动联系其儿子帮忙凑齐剩余案款。
 
    另一方面,考虑到双方认识多年,且双方因债务矛盾不愿直接沟通,执行干警主动居中协调,代为转达双方意见。当黄女士了解到王某的实际困境后,亦念及旧情,主动表示放弃追索利息。最终,在已执行6500元的基础上,王某的儿子将剩余款项一次性交到法院,这起债务纠纷得以彻底化解。
 
    从“失联躲债”到“主动还款”,从“朋友反目”到“互谅化解”,这起案件的顺利执结,不仅体现出法院坚决破解“执行难”的决心与行动力,也彰显了司法权威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同时,还以清晰的执行结果警示所有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没有出路,唯有主动履行义务,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