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1+2>3!解纷路上的“黄金搭档”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卫生间”楼上建,邻里情谊碎一地?执行法官巧破“管道心眼”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头顶上全是他家改出来的卫生间!法官你说,这房子我还咋住?”执行服务中心接待室中,李大哥满脸无奈,情绪几乎崩溃。
 
    邻里生隙:头顶卫生间的无奈与和解
 
    原来,张某私将自家房屋改为公寓,竟在客厅内改建出一个卫生间,噪音、渗漏、异味……令楼下李大哥一家不堪其扰。在多次沟通、维权无果后,原本关系和睦的邻里,对簿公堂。
 
    2024年,李大哥诉至法院,后双方在二审过程中达成和解,张某答应拆除次卧和客厅的卫生间,并恢复上下水管道原状。此时,被执行人态度良好,且经过执行法官的释法明理,张某一家主动依据判决内容将房屋改建完毕,双方也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直至此时,所有人都认为双方当事人矛盾已然化解,两家生活也将重回正轨。
 
    风波再起:卫生间“归来”,执行陷僵局
 
    却不承想,还不到半年,李大哥再次冲进了执行服务中心。“法官,他家又和上次一样改建了!头顶上还是他家改出来的卫生间!”
 
    接到消息的执行法官也感到有些哭笑不得,立刻联系了被执行人张某,要求到其房屋了解情况。果真,卫生间“归来”了,张某一家再次改建并保留了本不应存在的次卧方向卫生间。
 
    这次,被执行人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拒接电话、拒绝沟通,甚至拒绝法院入户了解情况。另一边,李大哥一家日夜难眠,心中满是怒火和委屈。
 
    两边都“黑脸”,双方矛盾也如雪球般越滚越大,眼看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手段,定然会再次激化矛盾。下一步,该如何执行?
 
    巧破心结:法官留“心眼”,“借力”巧执行
 
    为了能够让申请执行人一家尽快回归正常生活,执行法官决定换个思路执行——“借力”执行。
 
    于是,多个部门展开了“车轮战”“配合战”。
 
    法院同物业、社区先上门,从情理角度谈;后同房产部门、检察院再上门,从法理角度谈。最终,被执行人同意将房屋改建部分恢复原状。
 
    这次,执行法官多留了个“心眼”,坚持要求入户现场验收。一听到法院要“看细节”,张某立刻换了态度,改口拒绝。执行法官判断:被执行人可能“留了一手”,存在日后再次改建、两家矛盾升级的可能。
 
    果然,在二次入户后,执行法官在客厅地面发现了一节“被隐藏”的且有一定长度的管道。
 
    “张某,你留着这么长一节管道要干啥?是打算以后再接回去?你这能铺地面?还是能走路?不怕在屋里摔倒?你这是把小心思都用在法院身上了啊!”
 
    执行法官一连串地发问,问得被执行人哑口无言,自知理亏的张某只能再次承诺立即在限定日期前截去多余的管道,并承诺铺地面前主动告知法院,允许法院入户现场验收,日后不再违反规定改造房屋。最终,在多个协执部门的共同见证下,这场反复折腾的邻里纠纷彻底化解。
 
    违规改建不仅破坏邻里和谐,更是对法律边界的挑战。梅河口市人民法院采取“借力执行+现场验收”的执行手段,既修复了房屋,也守护了民心,既化解了矛盾纠纷,也捍卫了司法尊严。(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