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暑期安全不“放假” 预防溺水护平安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一个半小时,千万元纠纷当庭解、当日结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赵小雨 隆小翠)新疆喀什自贸区法庭内,十四点三十分刚过,电子钟无声跳转。赵法官看着最后一份电子签名落定屏幕,轻轻舒了口气。
 
    时针回拨至上午十三点整。某供应链管理公司的代表李女士眉头紧锁,走进法庭说到:“我这边有个案子,没有跟法官预约,可以帮我们调解一下吗?”
 
    导诉台干警接待了李女士后了解到:该案件涉及5名对方当事人,且涉案金额达2102万元。如此数额较大的欠款,早已令该供应链管理公司的资金链绷紧如弦,濒临断裂边缘。但法官基本都在开庭。这可怎么办?总不能让当事人跑第二次吧。
 
    “是个什么案子?证据材料齐全吗?对方当事人什么时候能到?”刚开完庭的赵法官见状主动接下了该调解申请。
 
    原来,某供应链管理公司自2024年1月起为某物流公司提供运输服务,双方签订运输合同,合同对运距、运费单价、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均有明确约定,合同签订后,供应链管理公司为表诚意,还支付了10万元履约保证金。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某物流公司未能按时支付第一阶段运费,双方在续签合同时,某运输公司、某商贸有限公司及张某、昝某均出具担保函,承诺对该物流公司应向原告支付的运费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合同签订及保函出具后,某供应链管理公司继续为某物流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但某物流公司仍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向供应链管理公司支付运费,累计欠付运费达2092.8万元。
 
    “法官,我已经提前联系过对方5人了,他们之前说半个小时到,但是现在我已经等了快40分钟了,估计来不了了”李女士说到。
 
    “时间就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如果他们实在来不了,那我们就不等了,直接进行线上调解。”说罢,赵法官便带领书记员做好线上调解准备工作
 
    十三点五十分,调解正式开始,法官及李女士手机屏幕里传来昝某某等人在运输现场的画面。线上与线下通道瞬间打通,一场跨越地域的即时调解就此展开。赵法官既点明原告方巨额资金被占压的严峻现实,也充分体察几名被告企业周转中的实际困难,更清晰阐释了连带清偿责任的法律分量,综合考虑某物流公司多次拖欠运费、供应链管理公司在运输途中丢失运载货物等实际情况,引导双方调解。
 
    十四点二十分,调解进入最终阶段。李女士表示由于己方即供应链管理公司在2024年运输中存在丢失3车运载货物的情形,给对方其中一家公司造成损失,愿意向该公司赔偿50万元。对方公司表示由于长期拖欠运费,给供应链管理公司正常运营造成了一定压力,愿意将拖欠的2092万元运费以及10万元保证金自2025年7月15日至2026年6月30日前分3批次付清。
 
    十四点三十分,法庭电子钟悄然跳过。一份详实、具备法律强制力的分期还款计划在线上线下所有当事人共同见证下最终确认。
 
    这场仅耗时一个半小时的高效调解,既体现了法庭的效率与速度,也离不开当事双方的互谅互让,更难得的是,几位被告并未因成为共同被告而关系破裂,反而在合力化解危机的过程中,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甚至当庭探讨起了今后的合作模式,是喀什自贸区法庭用智慧与担当对“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做出的生动诠释。它成功避免了多家企业陷入诉讼缠斗的泥潭,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运行,让2102万元的纠纷尘埃落定。法庭以“线上+线下”融合办案模式为利刃,精准切中企业急难愁盼,在每一个高效运转的90分钟里,持续为市场主体高效运转注入司法力量和信心。今后,喀什市人民法院自贸区法庭将继续发挥其职能优势,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贡献力量。(新疆喀什自贸区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