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何潇雅)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纸合同承载着市场主体的信任,更考验着司法守护公平正义的担当。近日,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为还原事实真相,承办法官果断启动现场勘验程序,冒雨踏勘,以司法之力护航诚信经营,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法治动能。
在该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由于施工范围、工程质量等关键事实仅凭书面材料难以厘清责任,为查明案件事实,准确划分责任,承办法官当即决定前往施工现场勘验。勘验当日突发降雨,但法官坚持按计划抵达工地。泥泞的施工现场,法官和当事人对施工图纸与实物逐项进行精准比对,确认涉案公司施工范围与合同约定是否一致,主体结构位置、完成情况,结合施工日志、监理记录固定关键证据,是否存在质量瑕疵等。对于无法肉眼判断的质量问题,与当事人确认应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的项目及数量。雨水浸透制服,泥浆沾满鞋子,但法官坚持同步录音录像、现场确认的严谨程序,让当事人不禁感慨法院查事实的严谨态度。
敦化法院用“脚步丈量真相”的司法实践,用“泥土味”代替“衙门气”,让司法裁判的根基深扎于事实土壤,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敦化法院将不断创新司法为民举措,努力提升审判质效,让司法更加贴近民生,为维护社会公平争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