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法官维权,妥善化解一亩三分耕地纠纷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山东济宁《运河风流》彰显齐鲁儿女之“仁义”情愫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马继东)从4月3月在山东卫视花漾剧场热播的民国初年展示运河传奇画卷之电视剧《运河风流》(由张建新执导、高满堂任总编剧),围绕济宁三杰”黄子荣、宋鲁生、杨春早等家族的工作、生活准则,演义出跌宕起伏的运河故事、风流韵事、家国情怀,彰显了运河儿女的胸襟、济宁人民的纯朴、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之民族大义,全剧通透着好客山东文化济宁之“仁义”情愫。
 
    济宁,乃世界文化之发祥地,儒家文化之诞生地,文化意蕴丰厚。济宁,水陆通衢,商贾云集,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迅速,颇有底气。济宁,前程似锦,“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已成为一张厚重的“名片”。这张文化“名片”又浓墨重彩了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光辉形象。
 
    不是吗?正义传家的家规滋养出君子黄子荣“正义凛然·清政廉洁”之为官正气,诚信为本的家训渗透着儒商宋鲁生“恪守诚信·忠厚传家”之经商义气,儒家文化滋润着大儒杨春早“刚正不阿·一身傲骨”之铸文骨气,令人敬仰。飞鱼岛义匪一片云“狭肝义胆·重情重义”之豪爽性格、二龙寨盖匪后人黄(盖)天行“心事缜密·卧底杀敌”之血气方刚秉性、鸡冠山“大王”牛震山“天马行空·义气弄事”之痴情汉子形象,活灵活现。就连年少颇具匪气的裘大炮,尽管处事“粗狂豪放”,在济宁城面临生死存亡时刻,他下定率军守城之决心,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在孔孟之乡,“仁义”“情谊”“情怀”清楚明了,“明理”“明情”“明白”淋漓尽致,“公正”“公平”“正义”众所周知。
 
    黄、宋两家,尽管前辈恩怨不断,在宋鲁生的父亲宋长贵危在旦夕之时,黄老夫人竟然送去暖心的饺子,彰显其博大、宽广之胸怀。宋长贵吃着饺子老泪纵横......黄子荣、宋鲁生等晚辈更是明事理不计前嫌,从大局出发、持正义行事,在对方危难之际大显身手,在民族大义面前义无反顾地团结一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黄子荣秉公执法,大义灭亲,竟然状告买官卖官的儿子黄天楷。黄老夫人诈病把误入歧途的不义孙子黄天楷诓回家,命令二儿子对其行家法重重惩罚。后来,黄天楷幡然醒悟,改过自新,走上正路,联合一片云等共同抗日保家卫国。
 
    黄子荣把招降对象二龙寨盖匪的儿子抱养,视为己出,疼爱有加,黄天行长大后渐渐地行侠仗义,帮助一片云等截取军火,积极抗日等,可赞!
 
    一片云与黄子荣26年情缘传佳话。尽管黄之家训“官匪不通”“官商不通”,可在最关键时刻,一片云勇于舍命救助。在黄子荣为她辞官的时候,一片云断然决定嫁给牛震山,他倆互相关照对方,好“仁义”。剧中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荡气回肠的儿女情长故事,颇为动人。
 
    牛震山在明知盗军饷之事暴露十分危险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迎取一片云,彰显仁义之心。
 
    黄子荣在蒙冤之际以“家里有娘”自我安慰,极度放心家事。黄老夫人坚强地行使娘的职责,正确地为黄家掌舵引航,行稳致远。她以将才之风范,教育儿子黄子荣“为生民立命、清廉为官”。一块普通的怀表,寄托着慈母的希望与期颐。她郑重地叮嘱儿子“无论你做官还是为人,都要像这块怀表一样,一丝不苟,堂堂正正。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时刻激励着黄子荣走正路、做清官,传承正直的家风和中华民族之优秀传统美德。
 
    在济宁城群龙无首、日军来犯时刻,黄子荣不辜负济宁人民的重托,积极组织募兵守城,引来了一片云等抗日的力量。“济宁三杰”分别挂出各自的“族谱”,坚定济宁人民的抗日决心,稳定民心,鼓舞士气。黄、宋、杨家各自“匾额”上的文字同样激励人、教育人。黄家“匾额”上书有“修身立宦海,持德见青天”,宋家“匾额”之“信义天下”,杨家“匾额”之“洁身正骨”,的确能警示后人,规范后人之言行。
 
    宋鲁生为了济宁百姓之安危,极力劝阻欲弃城而逃的亲家裘大炮守城抗日,竟然把孙子改为裘为宁,坚定了裘大炮抗日的决心和信心,裘大炮为国捐躯留下抗日英雄美名。
 
    《运河风流》将“历史叙事”与“平民史诗”握手融合,传承着孔孟之乡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着民族气节,传递着正义、正气、正直之正能量,展示了新时代古运河之风姿、风韵、风采,活化了运河儿女之“仁义”美好形象,以水运为生的“船帮经济”托起了济宁“运河之都”的美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纵贯济宁南北,经过济宁市历届领导的极力关注和济宁人民的不懈努力,使运河焕发着新时代的生机,济宁港航经济势头向好,运河儿女必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济宁人民必定会铸造出更加辉煌的诗和远方!(山东省济宁市报告文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