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谭庆军)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城街道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们对居住环境、治安环境、生态环境等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们日益进步的要求,该街道审时度势,查短板补缺漏,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精益求精,想群众所想,采取五项措施,保社会稳定保群众满意,使工作由虚变实,实现了实体化运作,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效能,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该街道高度重视“雪亮工程”,严格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要求,专门召开了街道综治“雪亮工程”建设会议,成立了由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综治中心、派出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雪亮工程”的组织领导。同时,按照定员、定岗、定责和专业化管理的要求,选调24名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经过上岗培训后,作为专职工作人员。制定和下发了《沂城街道综治“雪亮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严格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有计划、按节点推进工程建设。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该街道按照一类标准要求建设综治中心,下设“四室一厅一平台”,即综合协调室、治安防控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服务管理室、群众接待大厅和综治信息平台,综治信息平台设在指挥调度室。在治安防控室安置了高清晰投影仪,综治信息平台配备10平方米的高清显示屏,同时,对原有办公设施进行更新提升,综治中心总面积达到450多平方米,目前总投资近150万元。在46个社区建设了“三室一平台”,走上了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石良社区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该社区位于城北3.5公里,沂博路与二环路交汇处,东依锣鼓山、西傍沂河水,共有人口968人,308户,3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10亩。今年来,社区两委认真按照上级部署,牢固树立抓稳定,促发展的思想,认真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紧紧围绕建设“平安社区”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状况保持了平稳的态势。 1、强化责任落实机制。自年初与街道签订综治责任书后,社区两委根实际情况,层层制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与各村民小组长签订综治责任书,通过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把综治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区,层层落实到位,使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2、落实综治经费保障 。 石良社区历来重视平安建设经费的投入,年初就做出预算,还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全额拨补所需的活动经费及工作经费,从而保证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设置了“三室一平台”,即治安联防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服务管理室、综治信息平台,配齐配强了人员,确保巡逻值班有序运作。3、抓好治安整治工作。该社区通过对辖区治安环境进行认真摸排,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整治措施。通过一年的实效管理,有效的降低了刑事、治安案件的发案率,大大提高了居民安全意识,群众普遍反映良好。装备优良是石良社区治安联防的一大特点,在村治安联防装备上,石良社区投入5000元为8名保安统一配备了对讲机,投资9000元为保安购买了制服,投资 7200元购买了2辆警用电动自行车,三个治安岗厅配备有防暴叉、电警棍、橡皮棒等巡逻工具,治安联防员每月工资定时发放,年工资发放额达9万元。石良社区为每一幢楼均设置了一名治安网格长,同时兼任保洁员、调解员、社保员。60幢楼60名治安网格长,每年发放工资30万元。每一名治安网格长的工作任务十分广泛,除村民家庭事务,其它一律纳入治安网格长的管辖范围,治安巡逻、调解纠纷、环境卫生、社会保障、便民服务等,治安网格长职务最小,任务却是最大。在治安网格长的管理上,石良社区采取了加扣工资的有效措施,连续3个月治安网格长所辖楼区未发生丢失被盗案件的,奖励治安网格长工资30元,并依次累计。哪个楼区出现丢失被盗案件,每发生一起扣网格长工资30元。由于治安奖惩措施得当,极大地调动了治安网格长的工作积极性,治安网格长除吃饭睡觉的时间,其它时间大多数用在了对所辖楼区的日常管理上,自整村拆迁改造以来,石良社区没有发生一起盗窃案件。4、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该社区治保、调解组织经常性地深入到群众中认真排查,及时发现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间矛盾纠纷,提前介入调处解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2020年社区调解委员会共受理纠纷8起,成功的调解了纠纷8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100%。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维护了社会稳定。 5、构建三线安保平台。石良社区采取了视频监控、无线报警、电子感应的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村民安全。全社区共有视频监控平台2处,西区投入6万元安装了高清探头20个,东区投入12万元安装了高清探头40个,实现了全社区视频监控全覆盖无缝隙。在配电室、暖气房、视频监控室、净水房等重要区域安装了7个无线报警器,做到了明处有高清探头,暗处有无线报警器。同时在村治安岗亭投资8万元安装了“道闸”系统,对过往车辆进行智能识别,住户不用停车用智能卡便可进出自由,对陌生车辆进行阻止,在询问、登记、辨别后方可持电子感应卡进入。石良社区三线安保措施充分发挥了技防作用。6、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社区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社区”的重要内容来抓。配合公安机关对社区内的房屋出租进行建档管理,建立流动人口台账,对辖区内暂住人口情况做到不失控、不漏网,突出流动人员管理工作。对外来人员的子女入学等与社区居民实行同等待遇。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社区充分发挥计生信息员的作用,建章立制,协调配合,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办证制度,使社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治化。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该街道精心打造宣传阵地,利用发放资料、“村村响”广播等方式,积极深入村居、单位、企业等地,广泛宣传实施“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使“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大限度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动员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和推动“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建设。从而确保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西朱家庄社区的平安建设的舆论氛围无疑是最好的,该社区位于县城北郊,共有430户,1289口人,是全县首批命名的“小康村”。该社区围绕“科学发展,服务居民,促进和谐稳定”的总目标,按照“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要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社区环境。1、健全组织机构。该社区专门规划了5间办公室作为综治中心办公区域,设置了“三室一平台”,即治安联防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服务管理室、综治信息平台,配备了专职综治、治保、调解、信访工作人员,添置了办公桌椅、档案橱等必要的办公设施,健全完善了各项职责制度,解决了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有人办事、有地方办公、有章理事的问题,从而实现了村级综治中心建设工作的规范化。2、认真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该社区投入35万元建立了综治信息平台,安装了54个电视监控探头和28台电视监控屏幕,把技防触角延伸到了大街小巷、农贸市场和居民小区,实现了辖区电子监控的全覆盖,有效的提高了社区的科技防范能力。同时,率先在社区内实行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将本辖区分成6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内设置了政策法规宣传员、基础信息摸排员、矛盾纠纷化解员、社会治安防范员和民主法治监督员,具体维护各责任区的社会稳定,使综治网格化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财务室、配电室等重点区域安装了防护门窗,在社区、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增加了防护栏,并为巡逻人员配备了橡胶棒、辣椒水等警用器材。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实,全面提升了社区治安防范水平,维护了良好的社区治安环境。3、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该社区从老党员、老干部和退休人员中选配了3名调解人员,分工协调6个片区,对矛盾纠纷进行不定期排查,并帮助、指导责任区矛盾纠纷化解员开展各类纠纷的调处工作。发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小问题时,现场解决;对一些疑难复杂的问题,不能当场调解的,采取听证的办法,限期解决。按照上级要求,推广了社区信访“五个一”模式:有一个领导预约告示牌、有一处群众信访工作室、有法制宣传一条街、户有一张便民联系卡、有一套信访法规宣传材料,使群众信访工作更加牢固,从而实现了上级提出的“小事不出社区”的目标。今年以来,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5起,化解信访苗头1起。4、加强法制宣传,搞好政务公开。在社区主要街道设立了法制宣传一条街,开办了法律法规宣传栏,设置了人民建议征集箱,把各种法律、法规和有关信访程序要求的标语口号粉刷上墙。同时,将村里政务、财务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定期公开,群众有什么好的建议,村里及时能够收集,群众想知道什么,只要到宣传街上一看就能清楚明白,有效畅通了信息渠道,密切了干群关系。
强化考核,落实责任。该街道把“雪亮工程”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各社区、各村年度考核重要内容。采取督查、通报等形式,加强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扎实推动工作落实。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奖惩,对因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强化监督问责力度。
推广先进,党员“五包”。该街道在95个社区(村居)推广了党员“五包”先进做法,效果显著。在全街道实施了党员分片网格化,以党员住址邻近的区域划分责任区,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五包”活动,由每名党员包政策宣传、包治安调解、包环境卫生、包民情搜集、包帮困解难,效果显著。包政策宣传。街道每名党员平均包扶三户,每户均有一个档案袋,由党员及时传达党的富民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做到了脱贫首先要思想脱贫;包治安调解。街道每名党员在各自的片区内宣传治安防范措施、加强治安巡逻、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生活居住环境;包环境卫生。每名党员负责清扫责任区的卫生及搞好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引导和劝解工作,同时把卫生责任区负责人的公示牌贴在了村中比较醒目的位置,亮出党员身份,以党员的实际行动来带动和感染村里的每名群众,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包民情搜集。在全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行动中,每名党员在所辖责任区中做到了不安定因素的每日排查汇总上报,由村调解员及时登记台账,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况;包帮困解难。由党员帮扶困难户,做到了政策的上传下达,为集体出点子想办法,把帮扶措施落实到了实处,努力实现无上访事件、无诉讼纠纷、无违法违纪、无卫生死角,争创优秀共产党员“四无一创”目标。(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城街道综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