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解决当事人纠纷
广西阳朔法院一干警一次化解18个原告的矛盾纠纷
山东法制传媒网广西:(李怀双)近日,在广西阳朔法院第三速裁团队龙昭昕匠心巧思、耐心细致的调解下,18个原告集体向阳朔法院申请撤诉。至此,18件涉及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民事纠纷案件得到一次性化解,龙昭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宗旨要求,及时的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次性化解18个原告的矛盾纠纷还得从头来说,2019年8月8日,南宁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包了阳朔某酒店建设工程,南宁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包酒店建设工程后,将主体工程项目分包给了苏某某,苏某某承包后又将部分主体工程以劳务转包的形式转包给胡某某施工。之后,胡某某雇佣申某某等18名农民工到涉案工地做钢筋工。
2019年11月1日,由于涉案的酒店批建手续存在问题,被政府相关部门责令停建,导致涉案工地被迫停工。由于胡某某和工程承包人南宁某建筑工程公司及工程分包人苏某某之间就工程费用结算问题产生了纠纷,导致18名农民工劳动报酬一直未能得到支付。
民工们几个月下来讨薪未果,意识到辛苦劳作的血汗钱可能打了水漂,于是众人齐心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法院,一纸诉状将劳务承包人胡某某、工程承包人南宁某工程建筑公司及工程分包人苏某某一并诉到了阳朔法院。由于该案涉及人员较多,矛盾重重,第三速裁团队遂指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龙昭昕负责调解此案。
龙昭昕经过阅卷后,考虑到涉案的民工们都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人且年龄普遍较大、赚钱不易,于是第一时间与三名被告一一进行沟通。经过充分沟通后,发现三名被告意见分歧较大,各持一词,于是就发生了前面说到的18名民工讨薪事件。龙昭昕审理后认为,找准核心问题是解决此案的关键,且该案系典型的案中案,经过研究后遂以胡某某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做胡某某的思想工作和释法说理力度。
在调解该案的过程中,龙昭昕善于运用释法说理,结合胡某某未能打开的心结,三番五次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讲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龙昭昕不懈的努力调解下,胡某某最终支付了18名民工的劳动报酬。18名农民工收到胡某某支付的劳动报酬后,集体向阳朔法院申请撤诉,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这18个案件的成功化解,最大限度的满足了18个农民工的诉求,及时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为阳朔经济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同时也是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的真实体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