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暖企解难题
——吉林省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助环保小微企业修复信用焕生机
山东法制传媒网:(米良川 吴雪君)吉林省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执行局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立足司法职能主动作为,以精准化、人性化执行举措为辖区营商环境“加温”,成功帮助一家陷入信用困境的小微企业摆脱危机,重焕发展活力。
涉事企业是辖区内专注废弃木耳菌段资源化利用的小微企业,其创新经营模式极具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即通过技术手段分离废弃木耳菌段中的塑料袋与木屑,木屑添加营养成分后可二次制成木耳菌段,或深加工为花肥、颗粒燃料;塑料袋则经压缩后交由废品回收公司再循环利用。这一模式不仅有效破解当地多年来废弃木耳菌段随意丢弃造成的环保问题,更打通了地方特色食药用菌产业的“绿色循环链”,为产业持续发展扫清了“后顾之忧”。凭借环保特性与实用价值,该企业产品市场认可度高,具备广阔发展空间。
此前,该企业因突发资金链断裂未能及时偿还欠款,后又因违反财产报告令,被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生产经营陷入“停滞危机”。为避免优质小微企业因短期信用问题错失发展机遇,法院执行局在实地调研企业经营现状、全面核实企业技术实力、市场潜力与还款意愿后,果断启动“信用修复”帮扶行动,一方面主动与债权人沟通协商,耐心释法说理,详细介绍企业的社会价值、创新优势及未来规划,打消债权人顾虑;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双方沟通桥梁,推动双方达成和解共识。最终,债权人同意企业信用修复,由法院依法出具《信用修复证明书》。
信用“破冰”后,企业迅速恢复融资能力,成功获得资金支持,生产经营快速重回正轨。目前,该企业已实现产销两旺,正式步入良性发展新阶段。此次助企行动,是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以司法力量护航民营经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未来,法院将持续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吉林省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执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