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罗安雪 杨思妮)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肆虐,威胁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怎么办?8月15日,贵州省从江县人民检察院以一场公益诉讼检察听证会给出答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共商防治良策,并向责任单位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用法治力量为生态保护筑起坚实防线。
线索即令,精准排查锁“螺迹”。“稻田里福寿螺扎堆,快收割的谷子被啃得厉害!”今年8月,正值当地稻谷即将收割时节,“益心为公”志愿者的一则反映,引起从江县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该院迅速行动,采用“无人机航拍+实地踏勘”模式,对县内主要产粮区、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精准圈定福寿螺密集分布的“重灾区”,为后续防治找准“靶心”。
听证聚力,深剖细究破“困局”。为啃下福寿螺防治这块“硬骨头”,听证会直指核心问题,围绕三大焦点展开深度研讨:厘清职责边界,明确职能部门的监测防控职责清单,旨在消除监管盲区,让各部门在防治工作中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剖析防控效能,逐项核查职能部门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直击监测频次不足、宣传普及率低等突出短板;构建长效机制,就如何提升农户参与积极性、强化科普宣传力度、推广先进防治技术等关键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持续发力,多方联动筑“防线”。从江县人民检察院将紧盯检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持续强化监督力度,推动构建“检察引领、行政主导、公众参与、科技赋能”的治理新格局,确保防治责任层层落实、落地见效,切实守护好县域生态环境与粮食安全。
小知识:福寿螺为何“难缠”?
出身: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引入我国,因无天敌成“生态杀手”,2003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三宗罪:啃食水稻等农作物,导致严重减产;挤占本土生物生存空间,破坏水域生态平衡;携带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病原体,不当食用可引发人体寄生虫病。(贵州省从江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