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代文爽 姚茜)贵州省玉屏平溪街道康华社区4个安置点共有搬迁群众893户3639人(贫困户681户2785人,非贫困户212户854人)。近年来,平溪街道积极探索,利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做好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高质量续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自治
平溪街道康华社区工作人员15人,设有公益性岗位(环卫工人)22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18人。不仅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更让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一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居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安置点实际制定完善《居民公约》全面规范和约束群众行为,激发搬迁群众主人翁意识。
二是成立党员红心、巾帼暖心、朝阳甜心、夕阳慈心、文艺悦心、文明同心、讲和称心“7心队伍”,成立“爱心基金”,建设“爱心超市”,开展“理论宣讲+”、“七心护苗”、“文明有你”等12个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活动50余次,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助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三是施行网格化治理,落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社区志愿者作用,实行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有偿服务,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机制,积极组织网格员、联户长、楼栋长参与平安建设工作,一家有事,几家帮,提升群众自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德治
社区开展“社区好人”“好公公、好婆婆、好儿媳”“四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出“四美家庭”77户,好公公好婆婆好儿媳116人。通过评选表彰、树立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感人事迹感召群众,有利于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搬迁群众的工作生活中,加强德治引领,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助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法治
组织派出所、司法所、街道综治办等部门定期与安置点搬迁群众交流恳谈、排查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宣传服务10余次,开展妇女维权等法律培训5次。广泛搜集安全防范、治安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意见建议,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依法表达诉求、用法律思维化解纠纷、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布置监控摄像头11个,改造安全防盗门19扇,通过在社区治理方面多措并举,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会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双下降”和非法聚集事件“零”发生,有影响的网络舆情炒作事件“零”发生工作目标。(贵州省玉屏平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