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青岛李沧交警将走失男童安全送至回家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交通 > » 正文

山东济南交警开创泉城交通“绿波智能”时代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济南交警立足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研发改进“绿波带”交通控制技术,依托“济南交通大脑”,丰富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科技在交通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实施交通信号特勤控制、预案控制等技术,通过优化信号配时、改善路网结构,对城市交通“点、线、面”实施智能化、标准化、精细化调控,其中“城市干线协调控制可靠性评价体系”“交通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先后于2018年、2019年获得山东公安科学技术进步奖,近日“城市交通绿波示范城智能化建设项目”被省公安厅推荐为国家级改革创新试点项目,今年多项交管技术被成功应用于2019泉城(济南)马拉松,有力确保了赛事期间全市交通秩序井然、安全顺畅,泉城交通“绿波智能”时代正加速而来。
 
  一、智能化交通配时提升城市通行效能。交通信号配时控制是城市交通疏堵保畅的一项重点课题,自2010年至今,济南交警仅在智能化交通信号配时方面,研发推出了“高快一体信号均流”“夜间减时增效”“零点安全绿波”“自适应控制提升”“智能信号控制推广”“消红变绿”等10余项创新模式,泉城“绿波带”交通信号系统历经4代改进发展日臻完善。“绿波带”控制技术体系作为“城市交通绿波示范城智能化建设项目”的核心技术,细分为感应绿波控制、方案选择式自适应控制、方案生成式绿波控制、绿波速度实时推送等多种智能化控制技术,共性目标是通过对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确保实现道路交通资源的最佳分配,获得最佳通行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信号灯控制路口1263处,建成“绿波带”技术优化道路148条1129处路口,除分布于绕城高速以外部分区域和少数不具备绿波带建设条件的路口外,“绿波带”控制技术已基本实现了全城覆盖。
 
  二、精细化调控保障泉马赛事安全顺利。“绿波带”控制技术具备两方面突出应用优势:一是在推送策略上,推送数据根据交通流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推送速度实时动态匹配道路流量变化和需求;二是在推送内容上,由原来的单一速度升级为区间速度,赋予驾驶员更加充裕的速度选择空间和通行时间,从而更好地享受绿波通行便利。2019年11月2日,“绿波带”技术经过改进后首次应用于首届泉马赛事,配合城市交通管制措施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实现了信号智能化控制:赛道沿线采用“点控”常绿,沿途路口采用“勤务调控”控制模式,保证运动员与保障车辆一路“绿波通行”;周边道路采用“线控”分流,赛道区域交通管制后,通过“交通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路网结构改变后交通流绕行情况,对绕行交通进行分流控制;周边区域采用“面控”调流,区域内部结合主干道分流控制策略对支路交通进行交通信号引导分流控制,有力保障了赛事安全顺利举行。
 
  三、区域化信号控制技术让出行更顺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今年来,济南交警持续在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坚持“一个路口一个优化方案、一条路段一套解决办法”,在前期对城市节点交通特性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正式研发推出了全国首个“分区拓展式信号控制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绿波示范城智能化建设项目”的另一项核心技术,立足城市CBD交通复杂、通行压力大等现实难题,以CBD为中心区域,向外拓展信号控制网络,网内分区调整路口信号配时,最大限度提高CBD上下班高峰期道路通行效能,助力城市出行品质提升。高新区CBD地段经十路与舜华路交叉口北口,引入“分区拓展式信号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后,由经十路与舜华路交叉口早晚高峰时段南北方向堵车现象严重,车辆需要10至15分钟才能通过路口,转变为早高峰时段,车辆仅用5至7分钟就可通过路口,疏堵保畅效果越发明显。(济南市公安局)